

1.
名詞
〈書〉罪過;過失。
2.
動詞
錯過;耽誤。
1.
亦作“諐”。
2.
違背;違失。
1.出自《詩·大雅·假樂》不愆不忘,率由舊章。
2.出自《北史·魏紀二·顯祖獻文帝》然牧司舉非其人,愆于典度。
3.出自《諸廟祈雨文》時寒未若,雨雪尚愆,麥有立苗之艱,人違墐戶之適。
4.出自《創建立宗教論》且以萬有雜糅,棼不可理,而循行規則未嘗愆於其度。
3.
喪失,失掉。
1.出自《左傳·昭公二十六年》王昏不若,用愆厥位。
2.出自《代上明州到任表》余年且索,旅力已愆,尚何施為,可以報稱。
3.出自《王抑之招集齋中有贈》詩我雖長賤貧,未敢愆素履。
4.
超過。
1.出自《書·牧誓》今日之事,不愆于六步七步,乃止齊焉。
2.出自《太平廣記》上喜曰:“幾日當至?”勛克日時而奏……勛以藥自封其首,來復命,愆約半日。
5.
豐盈;多余。
1.出自《申鑒·時事》祿可增乎?曰:“民家財愆,增之宜矣。”
2.出自《還舊園作見顏范二中書》詩投沙理既迫,如邛愿亦愆。
3.出自《九夏歌》我牢不愆,我貨不匱。
6.
患惡疾。
1.出自《左傳·昭公二十六年》至于夷王,王愆于厥身。
7.
罪過,過失。
1.出自《書·伊訓》惟茲三風十愆,卿士有一於身,家必喪。
2.出自《抱樸子·名實》是故抱枉而死,無愆而黜者,有自來矣。
3.出自《祭十二兄文》歸女教男,反骨本原。其不有年,以補我愆。
4.出自《紅樓夢》只愿兒子們托老太太的福……那時兢兢業業的治起家來,以贖前愆,奉養老太太到一百歲。
5.出自《女神·湘累》我祈禱他能夠掩蓋他父親底前愆。
1.奢侈而殘暴。
1.奢侈華麗。
1.奢侈的風尚。
1.奢泰。
1.奢侈。
明代貴州水西女土司。彝族。在其夫靄翠年老后主持宣慰事。1384年入朝。在水西境開辟龍場等九驛站,對明王朝征定云南,加強西南邊疆與內地聯系起重要作用。
1.驕奢放縱。
1.《論語.八佾》"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后因以"奢易"指喪禮奢侈鋪張而缺乏真實感情。
1.奢侈逸樂。
1.奢侈過制。
1.奢侈淫逸。
1.奢侈的欲望。
1.奢侈享樂。
1.過分的愿望。
1.猶言了不起;出色。
1.任意揮霍浪費。
1.奢侈放縱。
1.又稱猞猁﹑林?。獸名。似貓而大,尾短。兩耳尖端有兩撮長毛,兩頰的毛也長。全身淡黃色,有灰褐色斑點,尾端黑色。四肢粗長,善于爬樹,行動敏捷,性兇猛。皮毛厚而軟,是珍貴的毛皮。
1.延緩;拖延。
1.遠近;緩急;長短。
1.賒欠;借貸。
1.用欠賬的方式購買。
1.賒欠和負債。
1.遲緩;緩慢。
1.猶賒貸。
1.猶卻老。
1.欠賬購買。
2.謂不需付出代價而占有。
1.買賣貨物時,賣方延期收款。
1.古國名。
1.偏遠。
1.所欠的貨款。
1.買賣貨物時買方延期交款,或賣方延期收款。
1.向官府借貸錢物。
1.欠賬的字據。
1.賒買,購物不付現錢。
1.亦作"賖貰"。
2.猶賒貸。
1.緩死。
1.指欠賬的期限。
1.亦作"賖望"。
2.過高的愿望。
1.用賒欠的方式銷售。
1.謂刑法松弛。
1.久遠,遙遠。
1.久遠;遙遠。
1.宿愿。
1.亦作"賒賬"。
2.把買賣的貨款記在帳上延期收﹑付。
1.見"賒帳"。
1.通俗小說《楊家將》中的人物。北宋名將老令公楊繼業之妻。諸子殉國后,她以百歲高齡掛帥出征,抵御西夏侵略◇常用以比喻老年女英雄。
1.即畬民。我國少數民族畬族的古稱。分布在福建﹑廣東﹑江西﹑浙江﹑安徽部分山區。
1.舌根;舌頭。
1.見"舌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