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方位詞。正面的部分;人或物正面所朝的方向(跟“后”相對)。
2.
動詞
向前行進。
3.
名詞
方位詞。次序靠近頭里的(跟“后”相對)。
4.
名詞
方位詞。過去的;時間較早的(指時間,跟“后”相對)。
5.
名詞
方位詞。從前的(有時指現在改變了名稱、身份的機構或人等)。
6.
名詞
方位詞。指某事物產生之前的。
7.
名詞
方位詞。未來的(用于展望)。
8.
名詞
前線;前方。
9.
名詞
(Qián)姓。
1.
亦作“偂”。
2.
謂未來的。參見“前途”、“前期”。
1.出自《吳都賦》先驅前涂,俞騎騁路。
2.出自《石壕吏》詩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3.出自《周禮·天官·大宰》祀五帝……前期十日,帥執事而卜日,遂戒。
3.
向前行進;前去。
1.出自《莊子·盜跖》孔子下車而前,見謁者曰:“魯人孔丘,聞將軍高義,敬再拜謁者。”
2.出自《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募軍中壯士所善愿從者數十人,及出壁門,莫敢前。
3.出自《漢書·史丹傳》其后,中山哀王薨,太子前吊。
4.出自《李自成》當然,在兩軍混戰時,縱然是勇往直前的人,也難免背上受傷。
4.
引導。參見“前王”。
1.出自《儀禮·特牲饋食禮》尸謖祝前,主人降。
5.
猶進見。
1.出自《世說新語·雅量》謝太傅與王文度共詣郗超,日旰未得前。
2.出自《晉書·儒林傳·劉兆》嘗有人著靴騎驢至兆門外,曰:“吾欲見劉延世。”兆儒德道素,青州無稱其字者,門人大怒。兆曰:“聽前。”
3.出自《魏書·高允傳》允持疑不為,頻詔催切。允乞更一見,然后為詔。詔引前。
6.
預先;事前。
1.出自《禮記·中庸》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言前定則不跲,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道前定則不窮。
2.出自《論衡·實知》周公治魯,太公知其后世當有削弱之患;太公治齊,周公睹其后世當有劫弒之禍。見法術之極,睹禍亂之前矣。
3.出自《朝議大夫張公墓志銘》臨事前見逆決,若燭照龜卜,無秋毫疑滯。
7.
與“后”相對,謂正面的或位次在頭里的。
1.出自《書·顧命》先輅在左塾之前,次輅在右塾之前。
2.出自《論語·子罕》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3.出自《廣宣上人頻見過》詩天寒古寺游人少,紅葉窗前有幾堆。
4.出自《小二黑結婚》劉家峧有兩個神仙,鄰近各村無人不曉:一個是前莊上的二諸葛,一個是后莊上的三仙姑。
8.
與“后”相對,謂較早的或過去的。
1.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前以士,后以大夫,前以三鼎,而后以五鼎與?
2.出自《史記·高祖本紀》足下前則失咸陽之約,后又有強宛之患。
3.出自《題哀辭后》蓋哀歐陽生之不顯榮於前,又懼其泯滅於后也。
4.出自《澹定集·與友人論傳記》前承問寫傳記的方法,這固然不是我所能說得完全的。
1.語出《易.系辭下》"夫《易》彰往而察來,而微顯闡幽。"孔穎達疏"而微顯闡幽者,闡﹐明也。謂微而之顯,幽而闡也。"后因以"顯微闡幽"謂顯示細微之事,說明隱幽之理,使之顯見著明。
用來增大視角以觀察微小物體的光學儀器。由同軸裝置的短焦距物鏡和長焦距目鏡構成。其成像原理是當把待觀察物體放在物鏡焦點外側靠近焦點處時,在物鏡后所成的實像恰在目鏡焦點內側靠近焦點處,經目鏡再次放大成一虛像。觀察到的是經兩次放大后的倒立虛像。
用顯微鏡使物體高倍率放大的攝影。聯結顯微鏡與攝影裝置,將顯微鏡所觀察到的物體拍攝下來。廣泛應用于醫學、化學、微生物學等研究領域。
1.高位。
1.指淺顯明白的文章。
1.顯著而為世所聞知。
1.謂明顯之事而故意詢問。
1.高士。
1.使賢才顯達。謂進用賢才。
1.鮮明貌。
1.顯明盛大貌。
1.顯露;呈現。
1.謂有名望的公卿諸侯參加助祭。
1.猶現象。
電視接收機中用來顯示影像的電子束管。在相互垂直的兩偏轉線圈中通以線性鋸齒電流,使熒光屏光點從左至右和從上至下進行掃描,構成光柵。在電子槍上加以視頻調制信號,屏上即出現畫面。彩色顯像管的熒光屏需按行按列地排上紅、綠、藍三基色的熒光粉條,配上選色機構和色純調整機構。電子束經基色信號調制、轟擊相應的彩色熒光點,混色而呈現彩色。
1.顯著的功效。
2.顯示效果。
1.光耀地運行。
2.公開行動。
1.顯赫的姓氏;望族。
1.謂顯耀門第,傳揚名聲。
1.顯貴寵幸。
具有相對性狀的兩個純合親本雜交后在子一代得到表現的那個親本性狀。如豌豆的純合高莖親本與矮莖親本雜交,產生的子一代都是高莖的,這個高莖性狀稱為顯性性狀”。
1.光榮而美好。
1.顯要的職位。
1.高顯尊嚴。
1.明言。
1.顯明而容易被看到;引人注目。
1.鮮明艷麗。
1.明顯的應驗。
1.稱揚;表彰。
2.顯親揚名。
3.顯耀;顯示。
1.宮門名。
2.宮殿名。
1.顯赫要位。
2.指身居高位﹑權勢顯赫的人。
3.顯眼重要。
1.顯現閃耀。
1.顯擺炫耀。
2.顯赫榮耀。
1.發揚正義。
2.謂顯著而重要的事義。
1.謂有顯明的差異。
2.顯現的奇異現象。
1.明顯的心思。
1.顯明美善。
1.顯現與隱沒。
1.顯示感應。
2.猶顯靈。
使感光材料曝光后產生的潛影,顯現成為可見影像的化學過程。在一定溫度與時間的條件下,利用顯影液使感光材料中感過光的鹵化銀還原成黑色金屬銀,而未感過光的鹵化銀則不受影響,從而形成可見影像。顯影后經過定影、水洗等處理,就在膠片或照相紙上獲得穩定的影像。
沖洗照相膠卷的專用器具。用塑膠或不銹鋼制成,圓筒形。使用時需在暗室中裝片,然后在白晝光下采取定時、定溫的方法沖洗。
1.顯明;顯著。庸,通"融"。
2.明顯的功勞。
3.猶顯用。
1.猶重用。
1.指王道。
1.顯靈保佑。
1.顯赫的聲譽。
1.英明信誠。
2.顯揚。允,語氣助詞。
1.豐厚的封贈。
1.見"顯彰"。
1.亦作"顯章"。
2.顯明彰著。章,通"彰"。
3.使顯明彰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