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駕馭牲口的嚼子和韁繩。
1.
駕馭馬的韁繩。
1.出自《詩·邶風·簡兮》有力如虎,執轡如組。
2.出自《抱樸子·詰鮑》促轡銜鑣,非馬之性。
3.出自《祭穆員外文》草生之春,鳥鳴之朝。我轡在手,君揚其鑣。
4.出自《王涓來太史見示詩集》詩論文作客開樽滿,折節逢人執轡恭。
2.
指套在騾馬等頭上的籠頭,用來系韁繩,有的并掛嚼子。
1.出自《莊子·馬蹄》夫加之以衡扼,齊之以月題,而馬知介倪、??扼、鷙曼、詭銜、竊轡。故馬之知而態至盜者,伯樂之罪也。
2.出自《博異記·張遵言》天已向曙,遵言遂整轡適商州。
3.出自《上行杯》詞白馬玉鞭金轡。少年郎,離別容易。迢遞去程千萬里。
4.出自《花月痕》〔謖如〕踉蹌走出,只見門邊有一匹黑溜溜的青驢,鞍轡俱全,攔住門口。
3.
借指馬。
1.出自《文選·左思〈吳都賦〉》飛輕軒而酌綠醽,方雙轡而賦珍羞。
2.出自《新唐書·劉沔傳》開成三年,突厥劫營田,沔發吐渾、契苾、沙陀部萬人擊之,賊一轡無返者。
3.出自《關漢卿》蘆溝橋上,他們并轡徐行,回頭與送行的人互相揚手惜別。公差與關忠隨后跟著。
4.
牽;駕馭。
1.出自《冥通記》王君曰:“此月初耳,見許侯與紫微夫人及右英共轡龍車,往詣南真。”
2.出自《唐河店嫗傳》聞虜之至,或父母轡馬,妻子取弓矢,至有不俟甲胄而進者。
3.出自《蔡文姬》那嗎,好!(回顧胡兵)你們下去轡兩匹好馬來!
5.
喻法令。
1.出自《管子·牧民》御民之轡,在上之所貴。
1.驛站的馬棚。
1.掌管郵傳的機構。
1.驛站的口岸;水驛碼頭。
1.驛站的胥吏。
1.驛站的仆役。
1.驛馬的飼料。
1.驛道上的山嶺。
1.驛站的樓房。
1.驛道;大道。
1.同"驛使梅花"。
1.途中旅舍所備的供旅客往來于驛道上的驢。
1.謂在驛道上巡邏。
1.猶絡繹。連續不斷。驛,通"繹"。
1.驛站供應的馬。供傳遞公文者及來往官員使用。
2.叢辰名。與天后同位,傳說為月中福神。
1.迷信命運的人所認為的主奔波勞碌之星。
1.驛道所植的梅樹。
1.驛站的大門。
1.見"驛鋪"。
騎驛馬傳遞公文的人適見驛騎馳來。
1.驛舍的圍墻。
1.驛路上的橋。
1.憑以乘用驛站車馬﹑使用夫役的紙券。
1.擾動;騷亂。驛,通"繹"。
1.傳舍;旅店。
1.指驛吏。
古代傳遞公文的人折花逢驛使。
1.《太平御覽》卷九七○引南朝宋盛弘之《荊州記》"陸凱與范曄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詣長安與曄,并贈花詩曰'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寄一枝春。'"后因以"驛使梅花"表示對親友的問候及思念。
1.經驛站遞送的文書。
1.驛路旁所種的樹。
1.唐代管理驛站的官員。
1.以驛馬遞送。
1.唐代供驛站費用所置的田地。
1.驛舍的廳堂。
古代供旅途歇息住宿的處所風帆數驛亭。
1.驛站的庭院。
1.驛舍。
1.驛使傳遞的信件。借指親友的音信。
1.乘驛馬疾行。
1.由驛站供應的糧食。
1.乘驛馬巡行。
1.乘驛車前往迎接。
1.長勢旺盛貌。驛﹐通"繹"。
2.連續不斷貌。
1.指書信。古時書信經驛站傳遞,故稱。
1.傳遞文書﹑信件的機構。
1.謂駕御驛馬。
1.即驛墻。
1.指驛丞。
①古代供傳遞公文的人或來往官員中途換馬、歇宿的地方設立驛站。②日本稱車站”從東京出發,不久便到一處驛站。
1.以驛馬傳召。
1.指驛站傳遞信件的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