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水的小波紋。亦謂水起小波紋,或使起波紋。
1.出自《文選·謝莊〈月賦〉》聲林虛籟,淪池滅波。
2.出自《何處故鄉思》詩何處故鄉思?風淪歷城水。
3.出自《死水》詩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清風吹不起半點漪淪。
2.
相率。參見“淪胥”。
1.出自《跋酸齋詩文》余讀至《送弟之永州序》,懇款教告,五七言詩,長短句,情景淪至。
3.
陷入;沉淪。
1.出自《莊子·秋水》無南無北,奭然四解,淪於不測。
2.出自《雜體詩·效左思〈詠史〉》韓公淪賣藥,梅生隱市門。
3.出自《感興》詩遺民淪左衽,何由雪煩冤?
4.出自《默觚下·治篇五》濟汳莫辨源流,碣石淪於渤澥。
5.出自《南腔北調集·〈豎琴〉前記》無論它的主意是在探究,或在解決,或者墮入神秘,淪于頹唐,而其主流還是一個:為人生。
4.
亡失。參見“淪喪”。
1.出自《贈樊著作》詩每惜若人輩,身死名亦淪。
2.出自《文心雕龍·銘箴》然矢言之道蓋闕,庸器之制久淪。
3.出自《諸葛武侯》詩惜哉淪中路,怨者為悲傷。
5.
降落;墜落。
1.出自《楚辭·遠游》微霜降而下淪兮,悼芳草之先零。
2.出自《魏書·田益宗傳》然霜葉將淪,非勁飚無以速其籜。
3.出自《秋心》詩新知觸眼春云過,老輩填胸夜雨淪。
6.
進入;滲入。
1.出自《淮南子·原道訓》排閶闔,淪天門。
2.出自《漢書·鄒陽傳》德淪於骨髓,恩加於無窮。
7.
古水名。
1.出自《山海經·中山經》〔荊山〕又東五十五里,曰宣山。淪水出焉,東南流注於視水。
1.受驚而逃散。
1.驚恐騷亂。
2.指驚嚇騷擾。
1.亦作"驚砂"。
2.指狂風吹動的沙礫。
1.見"驚沙"。
1.謂使人驚訝羞愧。
1.驚奇贊賞。
1.喻筆墨飛舞。
1.形容書法活潑有力。
1.見"驚懾"。
1.謂內心震動不安靜。
1.形容極其恐懼。
1.亦作"驚群動眾"。
2.驚動眾人。
1.驚動時令。
1.震驚世俗。
因言行異于尋常而使人震驚。也說驚世震俗。
1.見"驚世駭俗"。
1.危險緊急之事。驚,通"警"。
1.猶驚看。
1.形容動作突然而迅疾。
1.驚嚇耍弄。
1.驚醒睡眠。
1.馬受驚而嘶鳴。
1.亦作"驚竦"。
2.驚慌恐懼;震驚。
1.震驚;吃驚。
1.見"驚悚"。
1.使世俗震驚。
1.因震驚而肅靜。
1.險灘。
1.亦稱"驚堂木"。
2.舊時審案時用以敲擊案桌,警戒﹑威嚇被審問者的長方形木塊。
1.震攝人心的波濤。
①兇猛而使人害怕的波濤船在~中前進。②比喻險惡的環境或遭遇。
1.同"驚濤駭浪"。
1.受驚而逃。
1.受驚而啼叫或啼哭。
1.魚驚散貌。
1.驚懼。
2.警惕。驚,通"警"。
1.形容聲勢浩大。
①形容聲音特別響亮~一聲巨響。②形容聲勢浩大或事業很大~的偉業。
1.受驚而跳躍。
1.驚雷。
1.形容突兀硬直。
1.亦作"驚?"。
2.震驚悲痛。
1.震驚悲痛。
1.受驚而跳躍。
1.猶急流。
1.驚訝嘆惜。
1.亦作"驚立"。
2.謂使王位受到震動。立,通"位"。
1.驚慌害怕。
1.猶驚醒。睡夢中受驚而醒過來。
2.比喻從沉迷中受到震動而覺悟。
1.謂因耽誤韶年而驚嘆悔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