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亦作“埨”。
2.
山阜崩塌下陷。也作“淪”。泛指淪沒。
1.出自《說文???部》陯,山??陷也。
3.
山名。
1.出自《刊謬補缺切韻?真韻》陯,山名。
1.指新建寺院的第一代主持人。
1.見"開山祖師"。
1.見"開山祖師"。
(~兒)開襟的針織上衣男~ㄧ女~。
1.謂首創一樁好事。
①設立(店鋪、作坊、工廠等)。②設置(課程)~公共關系課。
1.寬容饒恕。
1.動身;啟程。
1.開庭審問。
1.展現新的面目。
2.指在內容﹑形式﹑風格等方面有所創新。
1.開始啼叫。
1.行駛;車﹑船開往(某地)。
1.菩薩的異名。以能自開覺,又可開他人生信心,故稱◇用作對僧人的敬稱。
熱力學溫標。因這種溫標是英國物理學家開爾文(lord kelvin)制定的,所以也叫開氏溫標。
1.指明。
2.展示,顯示。
3.啟示,啟發。
4.指示;寫出來使知道。
釋放(被拘禁的人)~出獄 ㄧ無罪~。
1.離手。
2.開始學武。
3.請人辦事的酬勞。
4.開始動手﹑著手。
1.開導使從善。
1.萌發伸展。
1.黎明。
〈方〉戲弄(人);開玩笑。
1.豁達爽朗。
2.舒暢;爽快。
3.開明;開通。
4.開闊;寬敞。
5.晴朗。
1.可以把水分開的犀牛角。古代傳說中的寶物。
1.唾沫。
2.口吐白沫。
1.泛指長城以內的地區。
1.亦作"口吶"。
2.說話遲鈍。
1.見"口訥"。
1.同"口業"。
1.口中吟詠。
1.內蒙古所產之獸皮。因其以張家口為集散地,故名。
節肢動物口兩側的器官,有攝取食物及感覺等作用。
1.古代的一種人口稅『代指口賦錢。
1.口緊閉。
1.形容緘默不語。
1.猶言嘴硬;說話不讓人。
1.猶口呆目瞪。形容吃驚。
一種樂器,一般上面有兩行并列的小孔,里面裝著銅制的簧,用口吹小孔發出聲響。
口輕1①菜或湯的味不咸我喜歡吃~的,請你少放點兒鹽。②指人愛吃味道淡一些的飲食他~。 口輕2 [kǒuqīng](驢馬等)年齡小~的騾子。也說口小。
1.形容說話刻薄。
1.口張目瞪。形容驚恐。
1.以言語媚人;奉承。
1.見"口若懸河"。
1.口齒伶俐,善辯。
雙唇合攏,中間留一小孔(有的把手指插在口內),使氣流通過而發出的像吹哨子的聲音吹~。
1.口的動作不熟練。
1.猶開口。
2.語氣,口氣。
3.指口音。
4.議論。
〈書〉假托的理由;可以利用的借口貽人~。
1.食物。
2.猶口糧。
1.按人配給的糧食。
1.口舌之事。指進讒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