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亦作“籬”。
2.
見“笊籬”。用竹篾或鐵絲、柳條編成蛛網狀供撈物瀝水的器具。
1.出自《齊民要術·餅法》揀取均者,熟蒸,曝乾。須即湯煮,笊籬漉出,別作臛澆。
2.出自《來生債》我一日編十把笊籬,著靈兆孩兒貨賣。
3.出自《西游記》劊子手將一把鐵笊籬,在油鍋里撈。
4.出自《雨中登泰山》一排留宿的小店,沒有名號,只有標記,有的門口掛著一只笊籬,有的窗口放著一對笊籬。
3.
籬笆。
1.出自《楚辭·招魂》蘭薄戶樹,瓊木籬些。
2.出自《三國志·蜀志·先主傳》舍東南角籬上有桑樹生高五丈余,遙望見童童如小車蓋。
3.出自《飲酒》詩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4.出自《題于賓客莊》詩榆莢車前蓋地皮,薔薇蘸水筍穿籬。
5.出自《母親》走過當中一段小花石子路,便是一道竹籬,籬上纏著幾叢沒有開花的玫瑰和剛抽芽的牽牛。
1.早上。
2.不久前。
1.早晨的號角聲。
1.早已經。
1.早熟,早有所成。
2.早已經。
1.本是;已經。
2.早上;剛才。
3.早已來到。
1.早晨的漏刻。
1.謂早來的節候。古以玉律候氣,故稱。
1.謂年幼時便才華出眾。
1.早稻。
1.早晚,時候。
1.哪里是;說什么。
2.豈不聞;怎不知。
3.難道說;怎么能。
1.年輕的時候。
2.多年以前。
1.一個時代﹑一個過程或一個人一生的最早階段。
1.指唐宋至"五四"運動前口語的書面形式。
廣義指從人初生到小學以前階段的教育,狹義主要指上述階段的早期學習。一些國家出現提前開始學習讀、寫、算,提前開始正式教育的探討和實驗。但另有人主張早期教育應重在發展智力。還有人認為早期教育應向前延伸到出生以前的母親懷孕期的胎教。家庭教育對早期教育有重大影響。
1.很早起床。
2.早上;上午。
1.早先;以前。
1.即照墻。衙門正對面一堵屏風式的墻。
1.初秋。
1.往日,以前。
2.及早;提早時日。
1.吃早飯。
2.指早飯。
1.早上;上午。
1.早晨。
1.往時。
早逝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
1.早上做買賣的市場。
1.已是。
2.幸而,幸好。
1.見"早禾酸"。
1.未老先衰,過早衰老。
1.霜期之前或霜期之初所降的霜。
2.早晨的霜。
1.頭水。指事物最早出現者。
1.早年。
1.舊時官府早晨坐衙治事稱"早堂"。
1.早晨的天空。
2.早晨的天氣。
1.提前隱退。
2.提早退席或提早離開崗位。
①早晨和傍晚這藥早晚各服一次。②副詞?;蛟缁蜻t。表示情況總有一天會出現驕傲自大,早晚要失敗。③時候這早晚才來呀。
1.早晨和晩上。
2.先與后;遲早。
3.過早或過遲;應早或應遲。
4.或早或遲。
5.時時;天天。 6.何日;幾時。 7.何得;何曾。 8.時候。 9.泛指近日的某個時候。
1.已是。
1.猶朝霞。
散文詩集??滤{作。1958年出版。收散文詩二百余篇。題材廣泛,從日常生活一些富有詩意的場景中表現作者的思想感情。篇幅短小,語言精練,意境深邃。
1.初夏。
1.猶早就。
2.以前。
1.舊時官府早晩坐衙治事,早上卯時的一次稱"早衙"。
1.未成年而死。
1.天亮前。
2.日夜。猶終日。
1.很早已經,早就。
2.方言。早先;以前。
1.謂早著聲名。
1.初月。
1.比常時為早;很早。
2.及早,趁早。
1.指生長期較短﹑成熟較早的農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