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方〉按,壓。
2.
動詞
〈方〉刁難。
3.
動詞
〈方〉眼里含著。
1.
壓制;刁難;卡。
1.出自《古意》詩人顏不再春,桃色有再濃。掯氣入空房,無憀乍從容。
2.出自《燕青博魚》怎將俺這小本經(jīng)紀(jì)來掯?
3.出自《邯鄲記·入夢》好不掯人,既在矮檐下,怎敢不低頭!
4.出自《黑夜》擱淺了,什么東西掯住了。
2.
見“掯子”。關(guān)頭,關(guān)鍵時刻。
1.出自《兒女英雄傳》人生到此還有什么不得意?更兼鄧九公合他有個通財之誼,掯子上送了這等一分厚禮,豈有個大儀全璧的理?
1.指慈禧太后。清咸豐帝妃。同治﹑光緒兩朝的實際掌權(quán)者。滿族,葉赫那拉氏◇因以"那拉氏"指慈禧太后。
1.亦作"那爛陁"。
2.梵語n?land?的音譯。古代印度摩揭陀國的佛寺名。唐玄奘﹑義凈等入天竺求佛經(jīng),皆曾停居此寺。那爛陀寺規(guī)年大,建筑壯麗,藏書豐富,學(xué)者輩出,是古代印度的最高學(xué)府。
1.見"那爛陀"。
1.見"那里"。
1.方言。猶言哪里值得,不值得。
1.表疑問。猶怎么。
2.猶何處。
1.猶言哪里是﹑說什么或說不上,常冠于所引成語﹑俗諺前,表否定。
1.那一帶;那一邊。
1.古天竺花名。
1.梵語naraka的音譯。地獄。
1.見"那"。
1.亦作"那門"。亦作"那懣"。
2.猶那么。
1.見"那每"。
1.見"那每"。
1.見"那"。
1.見"那摩"。
1.亦作"那謨"。
2.佛教語。梵文namas的音譯。南無。意謂歸敬﹑歸命﹑信從。佛教徒稱合掌稽首為"南無",并用在佛﹑菩薩之前,表示對佛法的尊敬。
1.亦作"那莫溫"。
2.舊中國工廠里工頭的別稱。英語numberone的音譯。
1.見"那著"。
1.見"那摩溫"。
1.方言。怎么樣。
1.騰挪踩踏。
1.猶那邊。
1.那個時候。
1.挪移通融。
1.那邊。
1.美少年。
1.猶那答。
1.猶那答。
1.宋元俗語∥處;哪里。
1.猶言何處。
1.何處;哪里。
1.哪里。表示反詰。
2.哪里∥處。
1.亦作"那些個"。
2.哪里是;說不上。
1.移步向前。
1.猶何必。
1.怎么允許。
1.見"那顏"。
1.豈知;豈料。
1.亦作"那衍"。亦作"那延"。
2.蒙古語noyan的音譯。義為官吏,王公,長官◇為貴族的通稱。
1.見"那顏"。
1.代詞。指示程度﹑方式﹑性狀等。
1.挪借移用。
2.轉(zhuǎn)移;移動。
1.挪用。把原定用于某方面的錢物移作他用。
1.亦作"那昝"。亦作"那咱"。
2.猶那時候。
1.猶言那時候。
1.見"那咱"。
1.猶言哪時候。
1.見"那攢"。
1.挪移,騰挪。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dān)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