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精品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七里香社区在线看,狠狠色婷婷久久综合频道日韩,4949澳门今晚开奖结果

刷刷題

【闕】的拼音、怎么讀

闕

拼音: jué,què,quē

繁體:闕

筆畫:13

部首:門

五筆:uubw

結構:上三包圍

五行:金

基本釋義

1.

古代用作“缺”字。

2.

名詞

〈書〉過失;疏失。

3.

名詞

(Quē)姓。

詳細釋義

1.

缺誤;疏失。

1.出自《詩·大雅·蒸民》袞職有闕,維仲山甫補之。

2.出自《與元九書》有可以救濟人病,裨補時闕,而難於指言者,輒詠歌之。

3.出自《諸史辨惑下》此必當時秉筆者曲飾主闕,而姚思廉、李延壽猥承其誤耳。

2.

空隙;缺口。

1.出自《左傳·昭公二十年》過齊氏,使華寅肉袒執蓋,以當其闕。

2.出自《漢書·王莽傳下》歸師勿遏,圍城為之闕。

3.出自《打魚》詩安知罟師意,設網遮其闕。

3.

指(感情上的)裂痕;嫌隙。

1.出自《左傳·昭公元年》主相晉國,於今八年,晉國無亂,諸侯無闕,可謂良矣。

4.

空缺著;沒有。

1.出自《〈兩都賦〉序》斯事雖小,然先臣之舊式,國家之遺美,不可闕也。

2.出自《新唐書·忠義傳中·許遠》元和時,韓愈讀李翰所為巡(張巡)傳,以為闕遠事非是。

3.出自《吹網錄·〈歸愚集〉誤文》今鈔本卷七外制全闕。

5.

缺乏;稀少。

1.出自《國語·楚語下》民多闕則有離叛之心。

2.出自《月賦》美人邁兮音塵闕,隔千里兮共明月。

3.出自《安集兩淮申省狀》養生送死,老子長孫,未嘗有闕。

4.出自《吶喊·狂人日記》分隔多年,消息漸闕。

6.

殘缺;不完善。

1.出自《禮記·禮運》是以三五而盈,三五而闕。

2.出自《公孫弘傳贊》而四夷未賓,制度多闕。

3.出自《慶佳節》詞對酒高歌玉壺闕,慎莫負,狂風月。

4.出自《墳·人之歷史》夫德意志為學術淵藪,保羅生亦愛智之士,而猶有斯言,則中國抱殘守闕之輩,耳新聲而疾走,固無足異矣。

7.

欠;應給的未給。

1.出自《左傳·襄公四年》敝邑褊小,闕而為罪,寡君是以愿借助焉!

2.出自《文心雕龍·檄移》齊桓征楚,詰苞茅之闕。

3.出自《新唐書·食貨志二》逃死闕稅,取於居者,一室空而四鄰亦盡。

8.

衰微。

1.出自《左傳·襄公二十九年》晉國不恤周宗之闕,而夏肄是屏。

2.出自《〈風俗通〉序》昔仲尼沒而微言闕,七十子喪而大義乖。

9.

缺憾。

1.出自《西陵遇風獻康樂》詩瞻涂意少悰,還顧情多闕。

2.出自《白鶴吟示覺海元公》去自去耳,吾何闕而追?來自來耳,吾何妨而拒?

10.

官位空缺;官員的缺額。

1.出自《世說新語·賞譽》吏部郎闕,文帝問其人於鐘會,會曰:“裴楷清通,王戎簡要,皆其選也。”

2.出自《順宗實錄三》峘(令狐峘)得晏(劉晏)之舉,分闕必擇其善者與晏,而以惡者與炎。

3.出自《捫虱新話·前輩讀書類皆成誦》適有美闕,二人爭競得之。

4.出自《宋艷·果報》普待闕,寓京師,貲囊罄竭。

11.

缺席;應到而不到。

1.出自《癸巳類稿·韓文靖公事輯》熙載性懶,朝直多闕,為馮延巳所劾,罷其職。

12.

姓。漢代有闕栩。見《后漢書·獻帝紀》。

相同筆畫的字

相同部首的字

相同讀音的字

組詞

德全如醉

1.《莊子.達生》"夫醉者之墜車,雖疾不死。骨節與人同而犯害與人異,其神全也,乘亦不知也,墜亦不知也。死生驚懼不入乎其胸中……彼得全于酒而猶若是,而況得全于天乎?"后以"德全如醉"為跌落而無傷之典。


班毛

1.同"斑毛"。


班茅

1.藥物名。有毒性。


班門

1.行家的門前。


班門弄斧

在魯班(古代有名的木匠)門前擺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


班命

1.頒布命令。


班墨

1.戰國時魯人公輸班和墨翟的并稱。


班奴

1.見"班叔"。


班女

1.指漢班倢伃。

2.指漢班昭,班固之妹,博學高才。固著《漢書》未竟,昭續成之。入宮為皇后﹑諸貴人師,著《女誡》等。


班女扇

1.亦作"班姬扇"。

2.漢成帝妃班倢伃失寵后,作《團扇》詩(亦稱《怨歌行》),以秋扇見|自喻◇以"班女扇"比喻失寵者或廢棄之物。南朝梁劉孝綽《校書秘書省對雪詠懷》"恥均班女扇,羞儷曹人衣。"前蜀韋莊《同舊韻》"簟委班姬扇,蟬悲蔡琰琴。"宋王讜《唐語林.補遺二》"顧況與韋夏卿飲酒時,金氣已殘,夏卿請席征秋后意,或曰'寒蟬鳴',或曰'班姬扇'。"清許光治《水仙子》曲"拚不棄班姬扇,怕重張河朔筵。"又因班詩中有"團團似明月"之句,亦以形容圓月。


班配

般配。


班品

1.指官位品級。


班期

①定期往返的輪船、飛機等開航的時間客運~。②郵局投遞信件等的固定日期。


班妾

1.指漢班倢伃。


班妾辭輦

1.《漢書.外戚傳下.孝成班倢伃》"成帝游于后庭,嘗欲與倢伃同輦載,沺甝膉'觀古圖畫,賢圣之君皆有名臣在側,三代末主乃有嬖女,今欲同得無近似之乎?'上善其言而止。"后以"班妾辭輦"稱妃嬪之德。


班然

1.色彩斑斕貌。班,通"斑"。

2.明顯貌。


班榮

1.朝班之榮,指光榮之朝官。


班如

1.盤桓不進貌。


班瑞

1.頒還瑞玉。

2.頒賜祥瑞。


班散

1.分給。

2.猶潰散。


班扇

1.即班女扇。比喻失寵或受冷遇之意。《文選.謝杋》"相逢詠《蘼蕪》,辭寵悲班扇。"劉良注"班倢伃失寵,悲怨作《圑扇》詩,言秋至則扇見捐也。臣之失位亦然也。"清龔自珍《水龍吟》詞"嘯如魯柱,才如竇錦,遇如班扇。"又因班倢伃《團扇》詩中有"新裂齊紈素,鮮潔如霜雪,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之句,故亦用為詠雪之典。


班生

1.指漢班嗣。以信奉老莊,超脫人世著名。

2.指漢班固。

3.指漢班超。其以投筆從戎,立功異域著稱◇為棄文就武之典。


班生廬

1.漢班固《幽通賦》"終保己而貽則兮,里上仁之所廬。"后因稱隱者之居為"班生廬"。


班聲

1.原指班馬之鳴聲,亦泛指馬嘶。


班師

〈書〉調回出去打仗的軍隊,也指出征的軍隊勝利歸來。


班史

1.指《漢書》。因《漢書》為班固所作,故稱。


班士

1.宋時禁衛軍諸班直中的軍士。


班氏廬

1.見"班生廬"。


班示

1.猶頒示。謂頒布出來,使人知道。


班首

1.班列之首。

2.首領;魁首。


班授

1.頒發授予。


班書

1.指漢班固所著的《漢書》。


班叔

1.虎的異名。


班輸

1.春秋魯國的巧匠公輸班。一說班指魯班,輸指公輸般,"班輸"為兩人的合稱。


班朔

1.頒布正朔。猶后世頒行歷書。


班絲貝

1.同"班絲布"。


班絲布

1.即班布。一種染以雜色的木棉布。班,通"斑"。


班司

1.指衙署。


班送

1.列班相送。


班隨

1.跟班。


班臺

1.古代以司馬﹑司空﹑司徒為三臺,故以泛稱朝官之前列顯要者。


班廷

1.亦作"班庭"。

2.猶言朝廷。以朝必列班,故稱。


班庭

1.見"班廷"。


班頭

1.班行之首。亦泛指領袖,第一人。

2.指衙門差役的頭目。亦泛稱差役。


班圖人

也稱班圖尼格羅人”。非洲最大的民族集團。約17億人(1985年)。其中人口在500萬以上的民族有九個。講班圖語系諸語言。多保持傳統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部分信伊斯蘭教或基督教新教。多從事農牧業。


班委會

班學生委員會”的簡稱。詳學生會”(688頁)。


班位

1.職官爵位;朝班位次。

2.并立。


班文兒

1.方言。反駁。


班錫

1.班賜。


班霞

1.黃色桃形的僧帽。黃教的教主所戴,始于宗喀巴。

刷刷題
公司地址: 北京市昌平區龍域北街10號院1號樓C座5層A區0038(集群注冊)
? 2019 shuashuati.com 京ICP備20000060號-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30703

聲明: 本網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絡或網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移除相關內容 刷刷題對內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柘荣县| 罗江县| 大理市| 灵武市| 莎车县| 二手房| 来宾市| 潞城市| 阜新市| 肇州县| 奉贤区| 霍邱县| 泉州市| 湖北省| 寿阳县| 任丘市| 邯郸县| 肃宁县| 高陵县| 泸水县| 胶州市| 红安县| 武宁县| 辽中县| 台东市| 兴仁县| 湖北省| 海淀区| 华坪县| 宜昌市| 兴安盟| 台东市| 开封县| 怀仁县| 佛冈县| 永康市| 黄大仙区| 青河县| 长沙市| 山东省| 东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