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書〉劃船用的槳。
1.
亦作“檝”。亦作“艥”。
2.
船槳。短曰楫,長曰櫂。
1.出自《易·系辭下》刳木為舟,剡木為楫,舟楫之利,以濟不通。
2.出自《荀子·勸學》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3.出自《岳陽樓記》陰風怒號,濁浪排空……商旅不行,檣傾楫摧。
4.出自《月夜游大明湖記》乘暝踏舟,燃燭理楫,遵湖之漘而共駕焉。
5.出自《詩經·衛風·竹竿》淇水滺滺,檜楫松舟。
3.
劃船;劃水。
1.出自《詩·大雅·棫樸》淠彼涇舟,烝徒楫之。
2.出自《金山寺》詩顛沉在須臾,我自楫迎汝。
3.出自《星槎勝覽·龍涎嶼》設遇風波,則人俱下海,一手附舟傍,一手楫水而至岸也。
4.
指船。
1.出自《蘭塘詞》塘水汪汪鳧唼喋,憶上江南木蘭楫。
2.出自《送德林郎中學士赴東府》詩何人乘桂楫,之子過揚州。
3.出自《夷氛聞記》勸紳民買石,沉而狹之,淺其河底,僅留中小口,通民楫,而阻夷船之闖入者。
5.
通“輯”。聚集。
1.出自《呂氏春秋·明理》其氣……有若水之波,有若山之楫。
2.出自《漢書·兒寬傳》陛下躬發圣德,統楫群元。
1.違背尊長的心意。
2.指違背自己的心意。
3.叛逆的心志。
4.預料。
1.謂水倒流泛濫。
1.預料;猜想。
1.一種由果推因﹑由末究本的譬喻方法。
一種運算所求的結果是另一種運算的已知條件,而其已知條件卻是另一種運算的結果,這樣兩種運算就稱互為逆運算。如減法與加法互為逆運算,除法與乘法互為逆運算,開方與乘方互為逆運算。
叛逆者逆賊授首|活捉逆賊。
1.謂事先即猜疑別人存心欺詐。
1.猶迎戰。
1.水流回旋貌。
2.挫折;摧折。
3.預先折算。
1.背叛爭奪。
1.反常的﹑有危險性的病癥。
1.亂政。
2.指敗壞政治。
1.預知,逆料。
1.猶言違逆旨意。
1.謂直言強諫者敢于違逆君王旨意,冒犯君王威嚴。
1.叛逆的念頭。
2.謂猜測其志向,揣度其原意。
1.預作。
2.違背法制。
1.悖于治道。
1.詈詞。稱不孝的子女。
2.憎稱奸賊的子女。
3.叛逆的族類,叛臣的后裔。
1.叛亂者的親屬。
情勢惡化,也泛指向相反的方向轉化病情的好轉和逆轉,牽動了每個人的心|形勢不可逆轉。
1.叛逆的情狀。
忤逆不孝順的兒子人之苦痛莫若生逆子|逆子貳臣。
1.退走,逃走。
1.流水回旋迸射貌。
1.逆黨。
1.暗淡。
1.隱避,躲避。
1.隱藏。
隱匿逃竄夜有盜持兵劫其家,人皆匿竄。
1.隱瞞欺詐。
1.掩蓋真相或實情。
1.隱藏,潛伏。
1.隱藏其光華。比喻才德不外露。
2.謂有隱身術,在光天化日之下能使人看不見。
1.隱瞞不報的戶籍。
1.隱瞞。
1.亦作"匿跡"。
2.隱藏起來,不露形跡。
1.隱藏形跡,不露真相。
1.猶言銷聲匿跡。看不到形跡,聽不見聲響。
2.猶言銷聲匿跡。謂隱藏起來,不再公開露面。
1.暗穴,隧道。空,通"孔"。
1.暗中控告。
1.隱瞞實情。
1.暗中收留。
不寫姓名或隱瞞真實的姓名匿名信|匿名帖。
1.不署名或不署真實姓名的信件。多為達到攻訐﹑恐嚇等目的而寫。
1.隱藏其謀略。
1.隱瞞年齡。
1.隱瞞真情。
1.舊時官員祖父母﹑父母死,不呈報,不服喪,對外隱瞞或另擇時日,謂之匿喪。
1.隱瞞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