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天亮時分;早晨。
2.
名詞
(某一)天。
3.
名詞
(Dàn)姓。
4.
名詞
傳統戲曲中的角色行當,扮演婦女,如京劇有青衣(正旦)、花旦、老旦、武旦、刀馬旦等,表演上各具特點。
5.
量詞
旦尼爾的簡稱。舊時的纖度單位,9000米長的天然絲或化學纖維重量為多少克,它的纖度就是多少旦,1旦等于1/9特。舊稱??(dài)。
1.
天亮。
1.出自《書·太甲上》先王昧爽丕顯,坐以待旦。
2.出自《古詩源·雞鳴歌》曲終漏盡嚴具陳,月沒星稀天下旦。
3.出自《登州謝上表》日將旦而四海明,天方春而萬物作。
4.出自《續蘭亭會補王獻之詩》蘭皋野氣芳,桐岡日初旦。
5.出自《玉篇?旦部》旦,早也,朝也,曉也。
2.
清晨;早晨。
1.出自《左傳·成公十六年》旦而戰,見星未已。
2.出自《登臨海嶠見羊何共和之》旦發清溪陰,暝投剡中宿。
3.出自《種樹郭橐駝傳》旦視而暮撫,已去而復顧。
4.出自《剪燈余話·鸞鸞傳》對月白之宵,遇風清之旦,強與語,強與笑。
5.出自《益齋記》事於圣賢之道,旦以為是,而暮已悔之。
3.
天;某日。參見“旦旦”。
1.出自《戰國策·趙策四》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於趙?
2.出自《戰國策?燕策二》人有賣駿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
3.出自《柳子厚墓志銘》一旦臨小利害,僅如毛發比,反眼若不相識。
4.
特指夏歷初一日。參見“旦望”。
1.出自《書·大禹謨》正月朔旦,受命于神宗。
2.出自《列子·說符》邯鄲之民以正月之旦獻鳩於簡子。
3.出自《南齊書·禮志上》秦人以十月旦為歲首。
4.出自《田家五行·月占》歲旦西北風,大水。
5.
明亮。
1.出自《尚書大傳》日月光華,旦復旦兮。
2.出自《陳翃郎中北亭送侯釗侍御賦得帶冰流歌》溪中鳥鳴春景旦,一派寒冰忽開散。
3.出自《賀云溪翁汪老先生八十壽序》春曦既旦,淑景載移。
6.
指生日。
1.出自《雙鳳齊鳴記》今日賤旦,想有官員慶賀。
7.
戲曲中扮演女子的角色。女主角稱正旦,又有副旦、貼旦、外旦、小旦、大旦、老旦、花旦、色旦、搽旦等名目。
1.出自《玉壺野史》﹝韓熙載﹞畜聲樂四十余人,閫檢無制,往往時出外齋,與賓客生旦雜處。
2.出自《猥談》生、凈、旦、末等名……此本金元阛阓談吐,所謂鶻伶聲嗽,今所謂市語也。生即男子,旦曰妝旦色。
3.出自《四世同堂》其實傀儡戲也要行頭鮮明,鑼鼓齊備,而且要生、末、凈、旦俱全。
8.
樂曲聲調名。
1.出自《隋書·音樂志中》然其就此七調,又有五旦之名,旦作七調。
2.出自《遼史·樂志》大樂亦有七聲,謂之七旦……自隋以來,樂府取其聲,四旦二十八調為大樂。
9.
通“嬗”。變化。參見“旦宅”。
1.出自《莊子·大宗師》且彼有駭形而無損心,有旦宅而無情死。
10.
通“鴠”。鳥名。
1.出自《禮記·坊記》《詩》曰:相彼盍旦,尚猶患之。
2.出自《說文·鳥部》蛋,渴蛋也。
1.指目光銳利能洞徹原形的眼睛。
金剛石。
1.指釋迦牟尼成佛之座。
1.見"金鈍"。
1.指槐蟲的蛹。
1.見"金剛石"。
1.道教傳說中的仙藥。
2.喻出類拔萃的人物。
3.指磨鏡用膏。
1.指朝廷的誥命。
1.戈的美稱。
2.借指雄師勁旅﹐威武的軍士。
3.借指武職。
1.同"金戈鐵馬"。
也作鐵馬金戈”。精良的武器和配有鐵甲的戰馬,形容兵強馬壯的雄姿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1.見"金戈鐵馬"。
1.飾金的閣﹐華美的閣。
1.謂軍械和軍裝。
2.偏指武器。
3.借指戰爭。
4.車鈴和車前革制的車飾。一說為韁繩上端的銅飾。
1.見"金根車"。
2.唐李綽《尚書故實》﹕"昌黎生者﹐名父子也﹐雖教有義方﹐而性頗暗劣。嘗為集賢校理﹐史傳中有說金根車處﹐皆臆斷之﹐曰﹕'豈其誤歟?必金銀車。'悉改根字為銀字。至除拾遺﹐果為諫院不受。俄有以故人子憫之者﹐因辟為鹿門從事。"后因以"金根"為文字遭謬改之典。
1.以黃金為飾的根車。帝王所乘。
1.指西方。
金屬的各種加工工作的總稱。
1.道家稱鉛。
2.《西游記》中孫悟空的代稱。
1.華美的宮室。
1.酒杯的美稱。
1.道家所煉丹藥名。
1.猶金埒。
2.謂宮中溝渠。
1.見"金鉤"。
1.蝦之一種。
1.見"金鞴"。
1.亦稱"金四娘"。
2.傳說中的驅蝗神。
1.破竹聲。
1.金屬制的箍﹐用以束物。
2.比喻用以束縛的東西。
1.神魔小說《西游記》中孫悟空使用的兵器。
1.神魔小說《西游記》中收緊孫悟空頭上金箍的咒語?!端挠斡洠^音路降猴妖》﹕"又把三篇金箍兒咒念熟﹐假如路上降來的妖怪﹐可叫他跟取經人﹐收心向善﹔若不服﹐可念此箍兒咒﹐自然見面生服。"后比喻用以束縛的東西。
1.指金戒指。
1.古地名。在今河南省洛陽市西北。
2.指晉石崇所筑的金谷園。
3.泛指富貴人家盛極一時但好景不長的豪華園林。多含諷喻義。
4.借指仕宦文人游宴餞別的場所。
5.見"金谷酒數"。
1.謂賦詩不能或不成則罰酒三杯。
1.指晉石崇之家妓綠珠?!稌x書.石崇傳》﹕"崇有妓曰緑珠﹐美而艷﹐善吹笛。孫秀使人求之……崇勃然曰﹕'緑珠吾所愛﹐不可得也。'"因用為善奏樂之家妓的美稱。
1.指豪侈的酒宴。
1.晉石崇《金谷詩序》﹕"遂各賦詩﹐以敘中懷﹐或不能者﹐罰酒三斗。"后以"金谷酒數"泛指宴會上罰酒三杯的常例。
1.指晉石崇。亦泛指富有者。
1.指豪侈的盛宴。
1.指富有才華之至友。
1.指晉石崇于金谷澗中所筑的園館。石崇曾寫《金谷詩序》記其事。
2.曲牌名。見明湯顯祖《紫簫記.邊思》。
1.金和骨。比喻堅固的事物。語本漢鄒陽《獄中上書自明》﹕"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2.佛骨﹐仙骨。
1.四金和六鼓。四金指錿﹑鐲﹑鐃﹑鐸。六鼓指雷鼓﹑靈鼓﹑路鼓﹑鼖鼓﹑鼛鼓﹑晉鼓。金鼓用以節聲樂﹐和軍旅﹐正田役。見《周禮.地官.鼓人》。亦泛指金屬制樂器和鼓。
2.鉦。
1.即金正。
2.采金之官。
1.飾金的冠﹔禮冠。
1.金飾之棺。
2.清代貴妃之棺的尊稱。
1.見"金管"。
1.指神佛之光。喻神道佛法的力量。
2.金黃色的光輝。
3.唐代長安京城外郭西面中門名。
4.三國魏許昌景福殿西門名。
1.古代傳說中的一種仙草。謂食之可以長壽。
1.比喻錢神的本領高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