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項目、種類少;結構、頭緒不復雜。
2.
副詞
相當于“只”“僅”。
3.
形容詞
屬性詞。奇數的(1、3、5、7等,跟“雙”相對)。
4.
形容詞
微弱;微薄。
5.
形容詞
屬性詞。只有一層的(衣服等)。
6.
名詞
用來鋪蓋的只有一層的大幅布。
7.
名詞
(~子、~兒)記載事物用的紙片。
8.
量詞
用于簽合同的生意。
9.
名詞
(Dān)姓。
10.
量詞
用在兩個數之間,相當于“零”。
11.
形容詞
屬性詞。單個;一個(跟“雙”相對)。
1.
單獨;一個。
1.出自《荀子·正名》單足以喻則單,單不足以喻則兼。
2.出自《祭十二郎文》兩世一身,形單影只。
3.出自《四喜記·紅樓遣思》夢里成雙醒又單,真個情難忍。
2.
謂衣物等單層。參見“單衣”。
1.出自《韓詩外傳》齊君重鞇而坐,吾君單鞇而坐。
2.出自《寄語蜀中父老》詩戰士仍衣單,夜夜殺倭賊。
3.出自如:單衣,單褲。
3.
簡單;單純。參見“單方”、“單調”。
1.出自《隋書·經籍志三》王世榮《單方》一卷。
2.出自《訪友人家即事》詩妻病無錢供藥物,自尋野草試單方。
3.出自《朝天子·四術·醫》曲利膈寬胸,單方吊引,幾文錢堪做本。
4.出自《冷廬雜識·湯火傷方》《鏡花緣》說部,征引浩博,所載單方,以之治病輒效。
5.出自《金粉世家》這位中醫是賈先生的朋友,來了之后,聽說并不是難產,就沒有進去診脈,口說了幾個助產的單方也就走了。
6.出自《子夜》客廳里靜得很,只有小風扇的單調的荷荷的聲響。
7.出自《飛將軍》喝酒呀,宴會呀,跳舞呀,天天是這幾套,也會覺得單調的。
8.出自《在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找知識要到各方面去找,只到一個地方去找,就單調了。
9.出自《臨江仙》詞勸君識取主人公,單方只一味,盡在不言中。
10.出自《湖南江西道中》詩酒與《離騷》難捏合,不如痛飲是單方。
11.出自《新生》出世、成長、保身、傳種以至于死亡:所有的人都走這種呆板的單調的路。
4.
輪番更休。一說指光大。參閱周秉鈞《尚書易解》。
1.出自《詩·大雅·公劉》其軍三單。
2.出自《書·洛誥》考朕昭子刑,乃單文祖德。
5.
記載事、物的紙片或票證。
1.出自《晝簾緒論·聽訟》令每遇決一事……不若令自逐一披覽案卷,切不要案吏具單。
2.出自《山居新語》李公一日遣人來杭果木鋪,買砂糖十斤,取其鋪單。
3.出自如:賬單;禮單;客單;收款單。
6.
僧人坐禪、禮佛之具。
1.出自《送鑒師往靈洲寺》詩孤島一燈開佛屋,長身七尺占僧單。
2.出自《娛目醒心編》等了一回,不見有人來,走到佛前拜單上呆呆坐著。
7.
量詞。猶樁、件。
1.出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自從行出這個法子之后,戶部里卻多了一單大買賣。
8.
只,僅。
1.出自《降桑椹》此雪是國家之吉兆,單應來春天下青苗皆發,必然大收也。
2.出自《端陽節》你又來了,人家上街單為看戲么?
9.
置于兩個不同的數位之間,表示較大的數位后有較小的數位。用同“零”。
1.出自《獨醒雜志》〔蔡端明〕嘗步行遇一嫗,貌甚龍鐘,問其年,曰:“百單二矣?!?/p>
2.出自《醒世姻緣傳》我活了一百單五歲,古往今來,普天地下,誰有似我的?
3.出自淮劇《千里送京娘》趙匡胤今年二十單八歲。
4.出自如:一百單八將。
10.
通“殫”。全部。
1.出自《禮記·郊特牲》唯為社事,單出里。
11.
通“簞”。參見“單醪”。猶言樽酒。
1.出自《文選·張協〈七命〉之七》單醪投川,可使三軍告捷。
2.出自《玄怪錄·崔書生》計仆馭當疲,敢具單醪,以俟憩息。
3.出自《重送張閫使》詩百蠻麾下出,兩逝閫中居。故事單醪在,流言二卵虛。
4.出自《呂氏春秋·察微》古之良將,人遺之單醪,輸之於川,與士卒從下流飲之,示不自獨享其味也。
12.
通“殫”。盡,竭盡。
1.出自《莊子·列御寇》朱洴漫學屠龍於支離益,單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無所用其巧。
2.出自《鹽鐵論·通有》日給月單,朝歌暮戚。
13.
泛指衰弱;寡少。
1.出自《秋懷》詩秋月顏色冰,老客志氣單。
2.出自《關漢卿》二奶奶家人手單,托他照料些家事。
14.
引申謂衣物單薄。
1.出自《〈詩品〉序》塞客衣單,孀閨淚盡。
2.出自《江淮異人錄·建康貧者》時盛寒,官方施貧者衲衣,見其劇單,以一衲衣與之。
15.
指用單層布帛制成的衣物。
1.出自如:被單;褥單。
16.
引申為孤獨。參見“單孑”。
1.出自《西江有單鵠行》西江有單鵠,托身萬里云。
17.
古代錢卜用語。錢卜時,以三錢擲之,兩面一背為單,兩背一面為拆,三錢皆背為重,三錢皆面為交。見《儀禮·士冠禮》“筮與席所卦者”唐孔穎達疏。參閱清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筮用錢》。
18.
單數。正的奇數。如一、三、五、七、九等數。
伊朗首都。西亞最大城市。人口約1000萬(1992年)。拔844米。古代絲綢之路”來往要沖。制造業產值約占全國一半,有紡織、煉油、汽配、軍火等工業。地毯、絲織、刺繡等手工業發達。有西亞最大的國際機場。多清真寺。有德黑蘭大學、阿里亞梅爾體育中心。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期的一次國際會議。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蘇、美、英三國首腦斯大林、羅斯福、丘吉爾在伊朗首都德黑蘭舉行會議,商討對德戰爭共同行動和戰后安排及合作問題,規定美、英應于1944年在西歐開辟第二戰場。會后發表《德黑蘭宣言》。
1.猶仁厚。
2.謂德澤深厚。參見"德厚流光"。
1.謂德澤深厚則影響深遠,子孫得福。語本《谷梁傳.僖公十五年》"天子七廟,諸侯五,大夫三,士二,故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鍾文焌補注"光與廣同。"
1.仁德的光輝。
1.謂以德行感化。
2.猶德教。
1.亦作"德輝"。
2.仁德的光輝。
1.德澤恩惠。
1.道德智慧。
1.亦作"德幾"。
2.猶生機。
1.德行的根本。語本《詩.大雅.抑》"溫溫恭人,維德之基。"
2.宋高宗(趙構)的字。
1.見"德機"。
2.猶德惠。
1.道德教化。
2.指德育。
1.道德的法則,標準。
1.指德星。
1.猶善行,美善的措施。謂以賢德為標準薦舉人才。
1.形容詞的舊稱。
1.猶德賜。謂施恩德。
南美洲南端同南極洲南設德蘭群島之間的海峽。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東西長約300千米,南北寬達900多千米,平均水深3 400米,最深5 248米。以多風暴著名。
1.猶言道德準則。
1.道德與禮教。語本《論語.為政》"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朱熹集注"愚謂政者,為治之具。刑者,輔治之法。德禮則所以出治之本,而德又禮之本也。"
2.德澤與禮儀。
1.道德涵養和氣量。
1.《論語.里仁》"子曰'德不孤,必有鄰。'"何晏集解"方以類聚,同志相求,故必有鄰,是以不孤。"后指有德之人相聚為伴。
1.施恩德的政令。
1.猶言德高望重。
1.見"德隆望重"。
1.英語telephone的音譯。電話。利用電流使兩地的人互相交談的裝置。
1.謂道德美盛。
1.謂在德行上勉力。
1.有德之家。
1.英語democracy的音譯。民主。
1.鳥名。
1.德行和才能。
1.謂對先圣仁德的懷念。
1.謂賞罰?!秶Z.越語下》"德虐之行,因以為常。"韋昭注"德,有所懐柔及爵賞也;虐,有所斬伐及黜奪也。"一說謂救活人與殺死人。
1.謂德行可與之相比配。
2.舊時尊稱人妻。
1.謂道德可與天地匹配。極言道德之高尚盛大。
1.道德修養與才識度量。
2.指有道德修養與才識度量的人。
1.德行完備。
1.《莊子.達生》"夫醉者之墜車,雖疾不死。骨節與人同而犯害與人異,其神全也,乘亦不知也,墜亦不知也。死生驚懼不入乎其胸中……彼得全于酒而猶若是,而況得全于天乎?"后以"德全如醉"為跌落而無傷之典。
1.同"斑毛"。
1.藥物名。有毒性。
1.行家的門前。
在魯班(古代有名的木匠)門前擺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
1.頒布命令。
1.戰國時魯人公輸班和墨翟的并稱。
1.見"班叔"。
1.指漢班倢伃。
2.指漢班昭,班固之妹,博學高才。固著《漢書》未竟,昭續成之。入宮為皇后﹑諸貴人師,著《女誡》等。
1.亦作"班姬扇"。
2.漢成帝妃班倢伃失寵后,作《團扇》詩(亦稱《怨歌行》),以秋扇見|自喻◇以"班女扇"比喻失寵者或廢棄之物。南朝梁劉孝綽《校書秘書省對雪詠懷》"恥均班女扇,羞儷曹人衣。"前蜀韋莊《同舊韻》"簟委班姬扇,蟬悲蔡琰琴。"宋王讜《唐語林.補遺二》"顧況與韋夏卿飲酒時,金氣已殘,夏卿請席征秋后意,或曰'寒蟬鳴',或曰'班姬扇'。"清許光治《水仙子》曲"拚不棄班姬扇,怕重張河朔筵。"又因班詩中有"團團似明月"之句,亦以形容圓月。
般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