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方〉揪,抓。
2.
動詞
〈書〉沖突;碰撞。
3.
動詞
〈書〉拔。
1.
抓住頭發。亦泛指抓,揪。
1.出自《戰國策·楚策一》吾將深入吳軍,若撲一人,若捽一人,以與大心者也,社稷其為庶幾乎!
2.出自《漢書·西域傳下·烏孫國》車騎將軍長史張翁留驗公主與使者謀殺狂王狀,主不服,叩頭謝,張翁捽主頭罵詈。
3.出自《江淮異人傳·洪州書生》乃出少藥,傅於頭上,捽其發,摩之,皆化為水。
4.出自《水滸傳》連肩胛只一提,右手早捽住西門慶左腳。
5.出自《春子姑娘》叫她坐也不坐,倚在門上,低著頭,眼皮都不敢抬,一味拿手捽她脖子上那條白圍巾。
2.
拔取。
1.出自《漢書·貢禹傳》農夫父子暴露中野,不避寒暑,捽屮杷土,手足胼胝。
2.出自《種菜了雨下》詩廢畦添糞壤,胼手捽荒蕪。
3.
沖突;毆斗。
1.出自《國語·晉語一》戎夏交捽。
2.出自《莊子·列御寇》齊人之井飲者相捽也。
3.出自《淮南子·說林訓》故解捽者不在於別格,在於批抌。
4.
指撞擊。
1.出自《清朝野史大觀·清人逸事·雙忠詞》公即以首捽宏勛曰:“吾與若俱死矣!”
2.出自《紅旗譜》〔朱大貴〕把腦子一扎,照劉二卯捽過去。
5.
投;摔。
1.出自《酬種放徵君》詩米呼村婢舂,樵雇山童斫;喂馬捽寒蕪,看書??秋籜。
2.出自《黃花峪》一只手揪住那廝衣領,一只手掐住腳腕,滴溜撲捽個一字交。
3.出自《初刻拍案驚奇》只見門外一大黑影,一個人走將進來,將肩上叉口也似一件東西,往庭中一捽。
4.出自《東萊行》天顏不懌要人怨,衛尉捉頭捽下殿。
6.
通“啐”。參見“捽茹”。
1.出自《法言·修身》暗暗在上,簞瓢捽茹,亦山雌也,何其癯!
7.
見“捽兀”。傲岸貌。
1.出自《自祭文》捽兀窮廬,酣飲賦詩。
2.出自《追和朽庵和尚樂歸田十詠》我生捽兀略相似,玉堂今作扶犁手。
1.粗重的棉鞋。
1.亦作"翁壻"。。。
2.岳父和女婿。
1.傳說秦始皇初兼天下,有長人見于臨洮,其長五丈,足跡六尺,仿寫其形,鑄金人以象之,稱為"翁仲"。見《淮南子.泛論訓》高誘注◇遂稱銅像或石像為"翁仲"。
1.漢代諸王之女稱"翁主",猶后世之郡主。
1.亦稱"嗡鼻頭"。
2.指發音時鼻音濃重。
1.見"嗡鼻"。
1.鼻音濃重的聲音。
1.象聲詞。
1.象聲詞。
1.象聲詞。
1.即京二胡。詳"京二胡"。
1.倔強。
1.山峰眾多貌。
1.見"滃渤"。
1.見"滃渤"。
1.亦作"滃浡"。亦作"滃勃"。
2.云蒸霧涌貌。
3.引申為磅礴。
1.云氣騰涌﹑煙霧彌漫貌。
2.水沸涌貌。
1.云氣飄浮貌。
1.云氣騰涌貌。
2.酒色混濁貌。
1.云氣騰涌貌。
1.云煙籠罩﹑昏暗晦冥貌。
1.水彌漫,浩茫。
1.云煙彌漫。
1.形容草木郁茂。
1.形容草木茂密多蔭。
1.亦作"蓊葧"。
2.草木茂盛貌。
3.引申為濃郁。
1.猶蓊勃。
1.見"蓊勃"。
1.彌漫;充塞。
1.草木繁密貌。
1.草木茂盛貌。
1.草木茂盛貌。
1.濃郁。
1.草木茂盛貌。
1.密盛貌。
1.草木茂盛貌。
2.濃密;密集。
1.草木茂盛貌。
2.密集貌。
1.草木茂密貌。
1.相傳漢末名醫華佗模仿虎﹑鹿﹑熊﹑猿﹑鳥五禽的動作和姿態,編成一套體操,進行肢體活動以健身◇因稱以此法鍛煉身體為"戲五禽"。
1.亦作"戲?"。
2.戲弄輕侮。
1.險峻貌。
1.方言。即留聲機。
1.嬉戲;調戲。
1.謂在主帥的旌麾之下。引申為部下。戲,通"麾"。
1.戲班﹑劇團放置戲衣和道具的箱子。
1.玩笑;嬉笑。
2.譏笑。
1.輕薄。
打趣;開玩笑善戲謔兮不為虐兮|新房里充滿戲謔的笑聲。
1.開玩笑的話。
2.開玩笑。
1.指戲曲中的關鍵精彩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