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單獨的,極少的。
2.
量詞
①用于某些成對的東西中的一個。②用于動物(多指飛禽、走獸)。③用于某些器具。④用于船只。
1.
鳥一只。
1.出自《說文·隹部》只,鳥一枚也。
2.
指一個。參見“隻字”。
1.出自《謝平原內史表》片言只字,不關其間,事蹤筆跡,皆可推校。
2.出自《石蒼舒醉墨堂》詩胡為議論獨見假,只字片紙皆藏收。
3.出自《清忠譜·哭追》我們駕上差人,靠著皇帝老子的勢頭,誰敢道只字?
4.出自《赤都心史》況且我已經有六個月不得故鄉只字。
3.
單,單獨。
1.出自《祭十二郎文》兩世一身,形單影只。
2.出自《賓退錄》今世男子初入學,多用五歲或七歲,蓋俗有男忌雙女忌只之說。
3.出自《易圖論上》故雖陰陽小數,納甲飛伏,坎離填補,卜數只偶之類。
4.
量詞。
1.出自《后漢書·方術傳上·王喬》於是候鳧至,舉羅張之,但得一只舄焉。
2.出自《水滸傳》拿起筆來,又做了這只《臨江仙》詞。
3.出自《兩般秋雨庵隨筆·乳姑圖》山陰某,忘其姓名,有題《乳姑圖》詩云:“兒勿啼,婆婆將與汝棗梨,兒且去騎竹馬嬉。兒前牽娘雙淚流,東邊一只兒要留,口講指畫向婆語,婆婆不小吃乳羞!”
4.出自《荊渚感懷寄僧達禪弟》詩春殘相憶荊江岸,一只杜鵑頭上啼。
5.
通“雙”。
1.出自《穆天子傳》癸巳,至于群玉之山,天子……於是載玉萬只。
1.見"救恤"。
1.挽救;療治。
1.救護中暑的人。
1.阻止,防御。
援救。
1.古代迷信,遇月食,以為是陽侵陰,必以矢射日,祈禱鼓噪,稱"救月"。
1.見"救災"。
1.匡正;糾正。
1.糾正,阻止。
醫治使脫離危險全力~傷員。
1.指春秋時楚人卞和。
2.指和氏璧。
1.按次序歸位。
2.比喻處于或置于合適的位次。
做伴;搭伴我想跟你~進城。
1.就征。
到吃飯地方去吃飯他們幾個在機關食堂~。
1.猶臨蓐﹐分娩。
2.起草﹐屬稿。
1.登車。
1.造就﹐養成。
1.被逮捕。
〈書〉上路;動身束裝~ㄧ來信催促立即~。
1.猶言骨子里。
1.指免職回家。
1.猶就田。
1.就里﹐內中。
1.被處死刑。
聽從支配和控制迫使~。
1.猶就谷。
1.受封。
1.接受安撫。
1.從師。語出《禮記.由則》"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學書記。"鄭玄注"外傅﹐教學之師也。"
2.宋代設置在京的學校名。
1.受綁﹐受擒。
1.口語。從根本上說﹐本來。
1.成就功業。
1.應舉。
1.謂荒年到有收成的地方去就食。
1.臨產時移住側室分娩。引申指生子。
2.謂赴宮廷治事之所。北周庾信《周大將軍墓志》"始弘就館之禮,即授登壇之策。"后用以稱到主人家授徒或充幕僚。
1.喻乘便或順勢行事。
1.靠攏﹐親近。
1.向化﹐歸順。
2.指僧道逝世。
1.謂將馬套上車轅出行。
被殲滅殘敵全部~。
1.謂每日有所成就﹐每月有所進步。語出《詩.周頌.敬之》"日就月將﹐學有緝熙于光明。"
在附近(不上遠處)蔬菜、肉類等副食品~都可買到。
1.自縊﹐上吊自殺。
1.下酒。
1.猶豫貌。
1.指參加科舉考試。
1.舊體詩文句法名。謂在一句中自成對仗。
1.指受死刑。
1.謂歸順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