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衣裙或頭巾上的褶皺。
1.出自《采桑》詩忌趺行衫領,熨斗成褫襵。
2.出自《大唐西域記·印度總述》泥嚩些那(唐言裙。舊曰涅槃僧,訛也。)既無帶襻,其將服也,集衣為襵,束帶以絳。襵則諸部各異,色乃黃赤不同。
3.出自《新唐書·車服志》裹頭者,左右各三襵,以象三才。
4.出自《上都詐馬大燕》詩舊分宮錦緣衣襵,新賜奩珠簇帽檐。
2.
漢時稱用以障塵蔽日的大掌扇。
1.出自《禮記·檀弓上》飾棺。墻,置翣
2.出自《小爾雅·廣服》大扇謂之翣
1.高峻貌。
1.亦作"截票"。
2.舊時征收田賦的繳款憑證。分為兩半,一留官府,一給納稅戶◇改為三聯,一留官府,一給差役,一給納稅戶,稱三連串票。
1.見"截鐙留鞭"。
①切斷高溫的火焰能~鋼板。②打斷;攔住電話鈴聲~了他的話。
1.晉陶侃少家貧。一日大雪,同郡孝廉范逵往訪,陶母湛氏剪發賣以治饌款客,并剉碎草薦以供其馬。事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賢媛》◇以"截發留賓"為賢母好客的典故。
1.見"截發留賓"。
1.切開的脂肪。喻顏色和質地白潤。
1.割裂。
1.指煙抽到中途斷火熄滅。
中途奪取到或捉到~對方密電ㄧ一輛走私車被海關~。
1.猶刪削。
1.章回小說《封神演義》中虛構的一種宗教。與闡教對立。
1.砍斷足脛,剖開心胸。《書.泰誓下》"﹝紂﹞斫朝涉之脛﹐剖賢人之心。"孔傳"﹝紂王﹞冬月見朝涉水者﹐謂其脛耐寒﹐斬而視之;比干忠諫﹐謂其心異于人﹐剖而觀之。酷虐之甚。"后以"截脛剖心"為暴君酷虐殘民之典。
即絕句”(715頁)。
1.滅絶。
1.指傷殘肌體的肉刑,如黥﹑劓﹑宮﹑刖之類。
1.謂利用風力揚帆使船前進。
1.吃飯。
1.謂多付一個月租金,作為房租押金。
1.進授官職,加封名號。
1.猶進獻。
2.指進獻的財物。
1.指載運進獻財物的船只。
1.獻納費。進獻時經由門戶所需的費用。
1.增加俸祿。
1.服用。多用于藥物。
1.前進后退都不齊一。
1.上肉食。
1.謂進軍而克復某地。
1.猶奔赴。
1.猶升遷。
1.謂謀求進身為官。
1.猶稟告。
1.增加俸祿。
1.遷居邊荒地區耕種。
1.進步的功效。
①接近敵人并主動攻擊向山頭上的敵人~ㄧ~敵軍盤踞的要塞。②在斗爭或競賽中發動攻勢快速~到對方籃下。
1.猶進貢。
1.加入股份。
1.進升授官;進升官職。
1.古代祭祀時酌酒灌地。
1.進諫規勸。
2.謂進軍并有所圖謀。
3.指作文﹑繪畫﹑下棋等事的布局規劃。
1.進升侯爵。
1.謂文件進呈聽候審批。
事物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逐漸發展變化。
1.進身做官。
1.生火煮飯的意思。
2.謂廚灶落成首次生火為"進火"。
1.搬進新居。
1.進升官階。
1.進獻計策。
1.進獻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