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方始;剛剛。
1.出自《漢書·晁錯傳》救之,少發則不足,多發,遠縣才至,則胡又已去。
2.出自《新竹》詩新篁才解籜,寒色已青蔥。
3.出自《答胡穆秀才遺古銅器》詩嗟君一見呼作鼎,才注升合已漂逝。
4.出自《西游記》自幼蒙父母養育至八九歲,才知人事,不幸父喪。
5.出自《紅樓夢》才他老子拘了他這半天,讓他開心一會子罷。
2.
僅僅。
1.出自《漢書·賈山傳》﹝秦皇帝﹞身死才數月耳,天下四面而攻之。
2.出自《桃花源記》初極狹,才通人。
3.出自《隴頭吟》蘇武才為典屬國,節旄空盡海西頭。
4.出自《鶴林玉露》巧女之刺繡,雖精妙絢爛,才可人目,初無補於實用。
5.出自《西域置行省議》屯田總計,北才二十三萬八千六百三十二畝。
3.
若,如其。
1.出自《朱子語類》法堂上一木球,才施主來做功德,便會熱。
2.出自《唐多令》詞才是別離情便苦,都莫問,淡和濃。
3.出自《荊釵記·分別》路途迢遞,不無危險,才日暮,問路程,尋宿店。
4.
表示在某種條件、原因下會怎樣。
1.出自《后漢紀·順帝紀》臣愿請兵五千,才加部隊之號。
2.出自《巧團圓·原夢》夢而有據,才能不忘。
3.出自《紅燭》詩為何更須燒蠟成灰,然后才放光出?
4.出自《三年》只因霖是我最好的朋友,我才不喜歡他今天來喝茶。
5.
表示強調。
1.出自《儒林外史》他和你是田鄰,你也該去問訊一聲才是。
2.出自《兒女英雄傳》這才叫英雄志量遇見了英雄志量,兒女心腸遇見了兒女心腸!
正確而透徹的見解、認識在這方面,他確有真知灼見。
1.謂情感真摯。
1.本質﹐實質。
2.猶純樸。
真誠懇切他說時聲淚俱下,感情很真摯。
1.佛教語﹐亦稱"根本智"﹑"無分別智"。指冥符佛家真理的智慧。
1.本性。
1.即珍珠。形圓如豆﹐乳白色﹐有光澤﹐是某些軟體動物(如蚌)殼內所產。為珍貴的裝飾品﹐并可入藥。
2.指簾子。
3.指酒。
4.荔枝的一種。
5.指美人之淚。 6.指露珠﹐水珠。
1.菜名。
1.用真珠裝飾的船。比喻極珍貴的事物。
1.用珍珠穿成的耳珰。
1.美酒名。指紅酒。又稱珍珠紅。
1.鳥名。
1.珍珠穿成的簾子。
1.見"真珠牡"。
1.石決明的別名。
1.榨酒器具。
中國通用漢語的穆斯林對安拉的稱呼。詳見安拉”(610頁)。
1.亦作"真著"。
2.真實確切。
1.謂親生的兒子。
2.佛教以信順佛法﹐繼承佛業者為真子。
1.謂楷書。
1.釋道兩教謂所持的真正宗旨;正宗。
1.切魚肉等用的墊板。
1.亦作"磚杵"。
2.搗衣石和棒槌。亦指搗衣。
1.砧斧。
1.亦作"磚斧"。
2.砧板與斧鉞。古代殺人刑具。
1.土地的四至。
1.登載田畝四至的簿冊。
1.砧板。
1.亦作"磚臼"。
2.砧板和石臼。泛指搗碎用具。
1.亦作"砧聲"。
2.搗衣聲。
1.亦作"磚石"。
2.搗衣石。
1.即砧板。
1.搗衣聲。
1.搗衣聲的美稱。
1.亦作"磚祔"。
2.古代斬首或腰斬用的墊板。
1.祥瑞;吉兆。
1.猶符命。
1.吉祥。
1.猶祥瑞。吉祥之事。
1.吉祥安定。
1.吉祥的征兆。
2.吉祥,幸福。
1.吉祥美善。
1.吉兆。
1.斟酌決定。
1.猶遲疑。
1.見"斟忱"。
1.古國名。夏之同姓諸侯國。轄境在今山東省壽光縣東北。
1.斟酌教誨。
1.斟酌調整。
1.酌量;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