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衣服等經折疊擠壓而形成的痕跡。
2.
名詞
泛指折皺的部分。
1.
亦作“摺”。
2.
衣裙上的褶裥或經折疊而留下的痕跡。
1.出自《觀杭州柘枝》詩看著遍頭香袖褶,粉屏香帕又重隈。
2.出自《日出》她穿著極講究的晚禮服,顏色淡雅,多褶的裙裾拖在地面如一片云彩。
3.
臉上的皺紋。
1.出自《人民文學》我的師傅夠老的了,有七十歲,可頭發烏黑發亮,臉上也沒有褶,光溜溜像個蘋果。
1.以協盛水。亦指協中的水。
1.猶脅迫。
1.形容佛教徒勤苦修行。語本波栗濕縛尊者(脅尊者)勤修苦行﹐終不以脅至席的故事。見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健馱邏國》。
1.見"脅肩諂笑"。
挾持;威逼脅持上下|虛張聲勢以脅持別國。
被脅迫參加犯罪的人⊥從犯不同,脅從犯在主觀上不愿意或者不完全愿意參加犯罪,在客觀上罪行比較輕微。我國刑法規定,對于脅從犯,應按其犯罪情節減輕處罰或免除處罰。
1.同"肋底下插柴"。
1.盾的或稱。
1.以威奪取。
1.迫使服從。
1.迫使別人依附。
1.肋骨。
1.迫使講和。
1.方言。猶言利害;劇烈﹐難以忍受。
1.聳起肩膀﹐故示敬畏。
1.縮肩低頭。形容故作恭敬畏懼的樣子。
1.見"脅肩低眉"。
1.縮緊肩膀﹐不敢正立。形容極為恐懼。
1.迫使降服;被迫投降。
1.威脅而劫持之。
1.威脅恐嚇。
1.脅持國君。
2.被脅持的國君。
1.威脅恐嚇。
1.肋骨。
1.強行征斂。
1.脅迫欺凌。
1.見"脅凌"。
1.虜掠;脅從。
1.威脅強迫。
1.威逼強求。
1.迫使屈服。
1.先人的官職。
1.先立志向。
2.乘勝之志。
3.先人的遺志。
1.古代禮制,天子出行,先置供具于前。
1.古代家臣稱大夫的祖先為先主。
2.大夫自稱其亡父或祖先。
3.開國君主。亦以稱三國蜀劉備。
1.謂必須先辦的事。
1.祖先的產業。
1.猶先賢。
1.泛指祖先。
2.稱亡父。
3.稱丈夫的亡父。
1.先已;本已。
1.祖先。
2.稱已故的祖父。
1.古神話中御月運行之女神。《史記.司馬相如列傳》"陽子驂乘,纖阿為御。"司馬貞索隱"服虔云'纖阿為月御。或曰美女姣好貌。'又樂產曰'纖阿,山名,有女子處其巖,月歷巖度,躍入月中,因名月御也。'"《文選.司馬相如》"作孅阿"。《文選.束晳詩之四》"纖阿案晷,星變其躔。"李善注"《淮南子》曰'纖阿,月御也。'"南朝宋謝惠連《前緩聲歌》"羲和﹑纖阿去嵯峨,睹物知命,使余轉欲悲歌。"一說古之善御者。
1.亦作"纎埃"。
2.微塵。
1.纖細白晳。
1.纖巧浮薄。
1.細草。
1.細長。
1.亦作"纎塵"。
2.微塵。
3.比喻微細污垢。
1.亦作"纎絺"。
2.細葛布;細葛布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