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書〉碎麻;亂麻。
2.
名詞
〈書〉新舊混合在一起的絲綿。
1.
“縕”的新字形。
2.
亂麻。
1.出自《漢書·蒯通傳》〔里母〕即束缊請火于亡肉家。
3.
引申為亂。
1.出自《法言·孝至》齊桓之時缊,而《春秋》美“邵陵”,習亂也。
4.
通“藴”。積聚;收藏。
1.出自《大戴禮記·保傅》比及三月者,王后所求聲音非禮樂,則太師缊瑟而稱不習。
2.出自《京西運判方公神道碑》六府惟珍,缊而莫陳。
5.
通“藴”。引申為歸屬。
1.出自《谷梁傳·僖公五年》晉人執虞公。執不言所,於地缊於晉也。
6.
通“藴”。深奧。
1.出自《易·系辭上》乾坤其《易》之缊邪!
7.
見“緼巡”。并行貌。
1.出自《后漢書·馬融傳》若夫鷙獸毅蟲,倨牙黔口,大匈哨后,缊巡歐紆,負隅依阻,莫敢嬰御。
8.
新舊混合的綿絮;亂絮。
1.出自《禮記·玉藻》纊為繭,缊為袍。
2.出自《漢書·東方朔傳》以韋帶劍,莞蒲為席,兵木無刃,衣缊無文。
3.出自《夜雨暴至》詩山童束缊走求火,屋漏惟愁打書濕。
1.帝王的詔書﹑制令。
1.圣明。借指皇帝。
1.圣旨;皇帝的委命。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謀劃。
1.皇帝的思慮。
1.指皇宮。
1.謂帝王的游賞。
2.帝王的賞識﹑贊賞。
1.皇帝的命令﹑旨意。
1.指帝位。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親筆題字。
1.謂帝王的聽聞。
1.帝王車上懸掛的珠飾網簾。
1.帝王的威嚴。
1.帝王的儀仗﹑侍衛。
1.帝王所作之詩文。
1.指紫微垣。
2.借喻君王。
1.帝王的心意。
1.帝王所居宮室。
1.帝王的威嚴。亦喻指君王。
1.帝王舉行的宴會。
1.喻指帝王的恩澤。
1.帝王內宮。
1.帝王的儀仗。
2.帝王的儀容。
1.借指帝廷﹑君位。扆,帝王座后的屏風。
1.皇帝的旨意或話語。
1.亦作"宸游"。
2.帝王之巡游。
1.帝王所乘車。借指皇帝。
1.屋檐。比喻庇蔭。
2.指帝居。
1.指帝京。清吳長元有《宸垣識略》一書,所記皆當時京師之事。
1.指帝王的詩文。
1.對皇帝的敬稱。
1.帝王的眷注﹑恩寵。瞔,同"眷"。
1.皇帝的賞賜。
1.帝王的手札。
1.皇帝所作的詩文。
1.帝后之正位。
1.帝王的旨意。
1.帝王的心意。
2.偶沿用于稱國家最高領導。
1.帝京,京城。
1.謂帝王的注視﹑觀賞。
1.帝王的關注。
1.即知母。根狀莖可入藥。
1.草名。即五味子。
1.早安。清晨的問候語。
1.清晨散步。
1.早晩參拜。
1.見"晨妝"。
1.指雞清晨啼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