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拉緊。
2.
動詞
衣服、布、綢等張緊。
3.
動詞
粗粗地縫上或用針別上。
4.
動詞
物體猛然彈起。
5.
動詞
〈方〉勉強支持;硬撐。
6.
名詞
用藤、棕繩編織的床屜子。
7.
見“繃子”。刺繡用的架子,把綢布等材料張緊在上面,免得皺縮。
8.
動詞
〈方〉騙(財物)。
1.
亦作“繃”。
2.
包裹嬰兒的布。亦指用布裹束嬰兒。
1.出自《漢書·宣帝記》曾孫雖在襁褓
2.出自《詠孩子》繡被花堪摘,羅繃色欲妍。
3.出自《聊齋志異·嬰寧》狐生女名嬰寧,繃臥床上,家人皆見之。
4.出自《花月痕》又有一婦,懷繃數月嬰兒,走到街上。
3.
張緊;拉緊。
1.出自《水滸傳》張青便引武松到人肉作坊里,看時,見壁上繃著幾張人皮。
2.出自《馬頭琴》詩再用我的皮,繃你的琴壺;用我的尾鬃,做你的琴弦。
3.出自《大刀記》她那根心弦可是一直繃得緊緊的。
4.
謂物體猛然彈起。
1.出自《飛刀對箭》我把摩利支殺的他片甲不歸,口咬殺高麗大將,屁繃殺摩利支。
2.出自《老殘游記》那已老的蓮蓬,不斷的繃到船窗里面來。
5.
縫紉方法。稀疏地縫住或用針別上。
1.出自《兒女英雄傳》太太把煙袋遞給那丫鬟。張姑娘便過來用簪子挑開那匣屜兒上的繃線兒。
6.
勉強支持;硬撐。
1.出自《西游記》難!難!難!戰不勝他!——就把吃奶的氣力也使盡了,只繃得個手平。
2.出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繃著這個家。
3.出自《花城》我一向總是對自己撒謊,對自己繃面子,對自己掩飾,對自己吹牛。
7.
謂騙取財物。
1.出自《兒女英雄傳》講到咱們這行啊,全仗的是磨攪訛繃,涎皮賴臉,長支短欠,摸點兒賺點兒才剩的下錢呢。
2.出自《困獸記》你現在怎么這樣沒勇氣呵!你以為他身上卡得有手槍哇?那是繃洋盤啦——他敢!
8.
束縛;捆綁。
1.出自《說文·糸部》禹葬會稽,桐棺三寸,葛以繃之。
2.出自《金瓶梅詞話》當下把琴童兒繃子繃著,雨點般欖桿打將下來。
3.出自《聊齋志異·馬介甫》萬石入,見婦赤身繃系,心頭刀痕,縱橫不可數。
9.
指四周有邊框,當中繃緊繩、藤、布帛等的器物。
1.出自《畫舫馀談》其船視藤繃略廣,而又小於走艙,三面安窗欞,可容四五客。
2.出自《一聲繡金匾》每人捧著一只繃著紅綢的繡花繃。
1.謂沒有棲身立腳的地方。
2.謂羞愧而無處可以藏身。
1.無須多說。
1.無所依歸。如,歸往。
1.無可奈何。
1.猶言沒有什么辦法來對付。
1.猶無如之何。
1.沒有短襖。謂衣服單薄。
1.謙詞。猶言不勞枉駕。
2.不受恥辱;不受侮辱。
1.猶無比。
1.無心計。俗謂心為三思臺。
1.沒有顏色。
2.謂失去光彩。
3.猶言面失人色。
4.指無色界。
1.佛教語。三界之一。在色界之上。此界無形體,無物質,但存識心。
1.佛教語。即所謂極樂世界。
1.方言。沒有什么。
1.沒有什么關系;不妨。
2.不損害;不傷害。
3.即罔象。神話傳說中的精怪之名?!妒印肪硐?地中有犬,名曰地狼,有人名曰無傷。"一說,水神名。參閱《莊子.達生》"水有無傷"唐陸德明釋文。
1.猶無傷大雅。
無損于風雅、大節偶然說笑打趣,只要不過分,也無傷大雅。
1.至高,無出其上。
2.謂無可聽從之上司。
3.目無長上。
1.佛教浯。謂至極之佛法。大乘之別名。
1.佛教語。指如來所得之道,更無過上,故名。
1.佛教語。指?盤。謂一切法中無過涅盤。
1.漢代戰將的最高稱號。
1.佛教語。謂最高之覺悟境界。
1.無出其上。
1.沒有舌頭。
2.謂不善言語﹑辭章。
1.不厭。
2.古十二律之一。位于戌,故亦指陰歷九月。
3.周景王所鑄鐘名◇亦泛指大鐘。
1.古十二律之一。
1.沒有牽連;不涉及。
1.不寬免罪罰。
1.道家語。謂沒有自我的存在。
2.謂身死。
1.不存在神明。
2.猶言不顯靈。
3.沒有神采。
與有神論”相對。否定一切宗教信仰和鬼神存在的學說。反對在物質世界之外存在著神并由它主宰世界萬物和人類命運的觀點。其理論基礎是唯物主義。馬克思主義揭示了宗教有神論產生和發展的秘密,對宗教的本質、根源和消亡途徑都作了科學的說明。
1.古代刁斗的別名。一說為"鐎斗"之訛。
1.不降生,不生存在世上。
2.佛教語。謂沒有生滅,不生不滅。
1.佛教語。謂涅盤的境界。
1.佛教語。謂真如之理﹑涅盤之體能離開生滅。
1.佛教語。謂經修持求得涅盤之理,而無生滅之果。
1.佛教語。指無生無滅的佛法真諦。
1.即無生地。
1.佛教語。謂無生無滅的真諦。
1.指佛經。
1.佛教語。謂通達無生無滅之理而不動心。
1.佛教謂無生無滅的境界。
1.謂佛教無生無滅之真諦。
1.指佛學。
1.沒有聲音。
2.吞聲;不說話。
1.中藥大黃的別名。
1.謂如畫的景物。
2.指畫幅。
1.一種模擬樂器形狀及演奏動作而不發聲的游戲,俗以為酒令。
1.沒有聲音,只有形象的影片。也稱默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