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應當,應該。
1.出自《詩·周頌·賚》文王既勤止,我應受之。
2.出自《淮南子·原道訓》風興云蒸,事無不應。
3.出自《三國演義》大膽應無懼,雄心誓不回。
4.出自《東方》他覺得只有這樣,才是一個共產黨員所應采取的行動。
2.
認為是;是。
1.出自《莊子·寓言》與己同則應,不輿己同則反。
2.出自《偶然作》詩宿世謬詞客,前身應畫師。
3.出自《上巳聞苑中樂聲》詩更覺至尊思慮遠,不應全為拙倡優。
4.出自《水滸傳》不是當朝勛戚第,也應前代帝王家。
3.
所有,全部。
1.出自《太平廣記》然后遍勘在城伍作行人,令各供通,近來應與人家安厝墳墓多少、去處文狀。
2.出自《再論京西水柜狀》應退出地皆撥還本主;應水占地皆以官地對還。
3.出自《意中緣·悟作》老爺在書房有事,分付一應客到,不許亂傳。
4.出自《紅樓夢》凡一應事,都是他提著太太行,連老爺在家出外去的一應大小事,他都知道。
4.
副詞。表示動作、行為是立即進行的。相當于“很快”、“立即”。
1.出自《論衡·感虛》或時燕王好用刑,寒氣應至。
2.出自《三國志·魏志·華佗傳》若當灸,不過一兩處,每處不過七八壯,病亦應除。
5.
副詞。表示料想之詞。猶恐怕、大概。
1.出自《走筆戲書應令》詩秋來應瘦盡,偏自著腰身。
2.出自《虞美人》詞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3.出自《水調歌頭·游泳》詞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
6.
副詞。猶曾;須。多與“不”或“未”連用。
1.出自《風雨吟》尋常倚月復眠花,莫說斜風兼細雨,應不知天地造化是何物,亦不知榮辱是誰主。
2.出自《評定試卷》詩疑有高鴻在寥廓,未應回首顧張羅。
3.出自《水調歌頭·丙辰中秋作》詞不應有恨,何事常向別時圓?
7.
猶顧,知。
1.出自《河上》詩還家慰兒女,歸路不應長。
2.出自《臨江仙·送光州曾使君》詞只愁飛詔下青冥。不應霜塞晚,橫槊看詩成。
8.
通“膺”。當,判處。
1.出自《左傳·昭公二年》私欲養求,不給則應。
2.出自《晏子春秋·外篇上一》不給則應。
9.
古國名。在今河南省魯山縣東。
1.出自《左傳·僖公二十四年》邘、晉、應、韓,武之穆也。
10.
姓。
1.出自《通志?氏族略二》應氏,侯爵,武王第四子……漢初有隱者應曜……望出汝南潁川。
1.同"暴慢"。
1.兇暴傲慢。
2.指兇暴傲慢的人。
1.兇暴。
1.猶言拋頭露面。
1.猶暴蔑。
1.欺罔蔑視。
參與暴動或暴亂的人。
1.揭露。
1.殘暴乖謬。繆,通"謬"。
1.謂傷害臣民。
2.虐待妻子。
1.暴虐,殘害。
2.兇暴忤逆。
3.指兇暴忤逆的人。
1.見"暴蹶"。
①兇惡殘酷~無道。②〈書〉兇惡殘暴地對待~無辜ㄧ~百姓。
1.謂過分接近。
1.突然升起或興起。
2.突然起用。
1.暴躁的脾氣。
2.囂張的氣焰。
1.突然離棄。
2.糟蹋;自暴自棄。
1.亦作"暴強"。
2.兇暴強橫。
3.指兇暴強橫的人。
1.猶大晴。
1.兇惡的人;小人。
1.暴虐殘忍。
1.同"曝鰓"。
1.殘殺。
在強烈的陽光下久曬烈日~ㄧ洗好的絲綢衣服不宜~。
1.猶暴君。
1.猶暴尸。
1.謂軍隊在外,蒙受風雨霜露。
1.謂肆虐于世。
1.謂暴尸示眾。
1.猶暴行。
1.漢官署名。屬掖庭令,主織作染練。宮中婦人有疾病及后妃之有罪者亦居此室。
1.謂陳列所得敵人首級。
1.洪水。
2.暴發洪水。
1.繁重的賦稅。
1.暴病死亡。
1.急速。
1.兇殘邪惡。
1.暴躁。
2.急遽上漲。
1.滅絕,殘害。
2.任意浪費﹑糟蹋。
任意糟蹋東西(殄滅絕;天物指自然界的鳥獸草木等)。
猛烈地跳腳,形容大怒的樣子稍不如意,就~起來。
跳著腳喊叫,像打雷一樣。形容大怒的樣子。
鼓起來;突出青筋~ㄧ氣得兩眼~。
用強暴手段迫害別人、擾亂社會秩序的壞人。
1.見"暴尪"。
1.古代風俗,大旱不雨,則曝曬瘠病者,冀天哀憐之而降雨,謂之"暴尪"。
1.暴病死亡;突然死亡。
1.暴虐的君王。
2.古亦以稱亡國之君。
1.強暴的威勢。
1.指時借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