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書〉花兒。
2.
名詞
才能或智慧出眾的人。
3.
名詞
(Yīng)姓。
4.
名詞
指英國。
5.
形容詞
才能超群、出眾的。
1.
亦作“偀”。
2.
德才超群的人。
1.出自《禮記·禮運》孔子曰:“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
2.出自《文子·上禮》智過萬人者謂之英。
3.出自《六州歌頭·題岳鄂王廟》詞中興諸將,誰是萬人英。
4.出自《且介亭雜文·韋素園墓記》文苑失英,明者永悼。
3.
精華。
1.出自《穆天子傳》天子於是得玉策枝斯之英。
2.出自《吳越春秋·闔閭內傳》干將作劍,采五山之鐵精,六合之金英。
3.出自《顏跖》詩顏子圣人徒,生知自誠明……死也至今在,光輝如日星,譬如埋金玉,不耗精與英。
4.
矛上的羽飾。
1.出自《詩·鄭風·清人》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
2.出自《三月三日曲水詩序》重英曲瑵之飾,絕景遺風之騎。
5.
光華,光彩。
1.出自《西都賦》翡翠、火齊,流耀含英;懸黎、垂棘,夜光在焉。
2.出自《文選·張衡〈南都賦〉》被服雜錯,履躡華英。
6.
優美;美好。參見“英音”、“英聲”、“英麗”。
1.出自《橫吹賦》此竹方可為器,乃出天下之英音。
2.出自《金陵聽韓侍御吹笛》詩韓公吹玉笛,倜儻流英音。
3.出自《封禪文》俾萬世得激清流,揚微波,蜚英聲,騰茂實。
4.出自《同孟浩然宴賦》詩屈宋英聲今止已,江山繼嗣多才子。
5.出自《思陵長公主挽詩》英聲超北地,雅操邁東鄉。
6.出自《琴賦》英聲發越,采采粲粲。
7.出自《射雉賦》聿采毛之英麗兮,有五色之名翚。
8.出自《山鳳凰賦》何文章之英麗,信羽族之所稀。
9.出自《臺城路·送姚怡云之江南》詞明月揚州,古來英麗,端合仙才人住。
7.
精靈;神靈。參見“英靈”。
1.出自《北山移文》鐘山之英,草堂之靈,馳煙驛路,勒移山庭。
8.
兩山相重。
1.出自《爾雅·釋山》山再成英。
9.
古國名。在今安徽省金寨縣東南。
1.出自《史記·夏本紀》帝禹立而舉皋陶薦之……封皋陶之后於英六,或在許。
10.
通“瑛”。美玉;玉光。
1.出自《詩·魏風·汾沮洳》彼其之子,美如英。
2.出自《獨孤申叔哀辭》濯濯其英,曄曄其光。如聞其聲,如見其容。
3.出自《趕超任務》詩丹教研末丹仍赤,玉縱成塵玉有英。
11.
姓。漢有英布。見《史記·黥布列傳》本傳。
1.出自《通志?氏族略二》英氏,偃姓,皋陶之后,以國為氏。漢有英布,為九江王,望出晉陵。
12.
用以比喻文詞。
1.出自《秋士先生墓志銘》吾獨謂先生竹柏之性,有節有文。落其實,蓋季次、原憲之流;采其英,亦元結、孟郊之匹。
13.
花。
1.出自《詩·鄭風·有女同車》有女同行,顏如舜英。
2.出自《桃花源記》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3.出自《尉遲杯》詞朝來凍解霜消,南枝上,香英數點微露。
1.橫向隆起。
1.田理呈橫狀的土壤,積水不易滲透流失,宜于種稻。
1.猶橫拖倒拽。
1.謂用暴力強拖硬拉。
1.猶橫拖倒拽。
1.橫行,放縱。
1.橫死。
1.見"橫厲"。
1.正屋前兩側的房屋。
1.任意妄為,無所顧忌。
1.縱橫馳騁。
2.奔騰;奔放。
1.猶橫了心。
1.謂超逸特出。
1.古代渾天儀中可以測望星宿的器件。
1.橫越天空。
1.或橫或斜。多以狀梅竹之類花木枝條及其影子。
2.代指橫斜之物。
行動蠻橫;倚仗勢力做壞事~不法丨~無忌。
1.謂不守法紀,放肆妄為。
1.《史記.季布欒布列傳》"樊噲曰'臣愿得十萬眾,橫行匈奴中。'……季布曰'樊噲可斬也!夫高帝將兵四十余萬眾,困于平城,今噲柰何以十萬眾橫行匈奴中,面欺!'"后以"橫行將"指輕敵的將領。
1.螃蟹的戲稱。
1.謂做事違反常道,行為不軌。
1.見"橫行直撞"。
1.盤旋,回旋。
1.猶特選。謂未經選試而拜官。
1.橫向延伸。
1.意外降臨的災禍。
1.意外地早死。
1.橫系腰間。
2.指帶劍。
3.猶攔腰。
1.漢時將軍稱號之一。謂能橫行廣野。東漢王常曾拜橫野大將軍。
1.指袈裟。
1.恣意議論。
2.物議,非難。
1.見"橫失"。
1.縱橫奔放。
1.縱橫奔放,不受拘束。
2.謂層出不窮。
3.猶旁出,旁行。
1.肆意,隨心。
①(江河等)泛濫江河~。②(才華等)充分顯露才思~。
1.暢飲。
1.恣意擾亂。
1.不測的憂患。
1.指笛子。玉,玉笛。
1.山勢挺秀貌。
2.橫向越過。
1.橫于云間。形容高。
2.橫浮于天空的云。
3.唐代婦女眉型之一。
1.意外的災禍。
1.見"橫禍飛災"。
1.謂慘遭。
1.任意捏造。
1.契丹語。宗室中之最貴者。
1.見"橫攔豎擋"。
1.謂勇猛挫敗敵人。
2.橫死。
1.形容婦女懶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