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書〉同“炫”。見于人名。
2.
動詞
沿街叫賣。
3.
動詞
炫耀;自夸。
4.
動詞
迷惑;?;?。
1.
沿街叫賣。
1.出自《楚辭·天問》妖夫曳袨,何號于市?
2.出自《說文·行部》衒,行且賣也。從行、言。袨、衒,或從玄。
2.
炫耀,自夸;賣弄。
1.出自《論衡·效力》自達者帶絕不抗,自袨者賈賤不讎。
2.出自《求自試表》夫自袨自媒者,士女之丑行也。
3.出自《舊唐書·河間孝王恭傳》時長史馮長命曾為御史大夫,素矜袨,事多專決。
4.出自《即事》詩組繡紛紛袨女工,詩家於此欲途窮。
5.出自《題醫說后》蔣君未嘗以袨其術,而人多以善醫稱之。
6.出自《夜譚隨錄·趙媒婆》媒入室坐,吸煙啜茶,袨其夜來事。
3.
顯露。
1.出自《雜詩》昆山有璞玉,外質而內美。惟其不自袨,故與頑石齒。
2.出自《與高伯平先生書》所著《經故》,弆藏篋中,同學知己中見此書者不過五六人,不敢自衒也。
4.
?;?。
1.出自《朝奉郎致仕俞公墓志銘》袨於得失,欲止不能,進不足以事君,退不足以成身,是兼無義命者也。
2.出自《續資治通鑒·宋真宗天禧二年》不宜以神怪袨愚俗。
5.
“縣”的古字。
1.出自《禮記·內則》奔則為妾
6.
謂自媒自求。參見“衒嫁”。
1.出自《列女傳·齊鍾離春》鍾離春,齊無鹽邑之女,宣王之后也。其為人極丑無雙……年四十無所容入,衒嫁不仇,流棄莫執。
2.出自《易林·坤之晉》挒絜累累,締結難解,嫫母衒嫁,媒不得坐,自為身禍。
7.
古代稱女子沒有通過媒妁介紹而與男子交往。亦指士人不經他人薦拔、不待征聘而自求干進。
1.出自《求自試表》夫自衒自媒者,士女之丑行也。
1.亦作"奸不廝欺,俏不廝瞞"。亦作"奸不廝瞞,俏不廝欺"。
2.猶言真人面前不說假話。
1.亦作"奸讒"。
2.讒言。
3.進讒言的奸臣。
1.奸邪諂媚。
1.指奸邪兇狂的人。
指殘害忠良或陰謀篡奪帝位的大臣。
1.猶奸心。
1.亦作"奸黨"。
2.壞人集團;壞人的同伙。
1.亦作"姧盜"。亦作"奸盜"。
2.指為非作歹﹑劫盜財物。
3.奸人盜賊。
1.奸邪不正之道。
1.亦作"奸刁"。
2.狡詐。
1.猶間諜。為敵方刺探情況的人。
1.亦作"奸毒"。
2.謂奸險害人的行為。
3.奸詐狠毒。
1.亦作"奸衏"。亦作"奸蠹"。亦作"姧蠹"。
2.指有害國家社會的不法行為。
3.行為不法的壞人。
1.詐偽不軌的事端。
1.亦作"奸惰"。
2.謂居官奸私怠惰。
1.亦作"奸訛"。
2.詭詐虛假。
3.指奸詐的人和事。
1.亦作"奸惡"。
2.邪惡。
3.指邪惡的人或事。
1.亦作"奸法"。
2.謂因法作奸。
1.侵犯。
1.邪惡不法。
2.特指男女通奸罪。
1.奸人的氣焰。
1.亦作"奸夫"。
2.邪惡譎詐的人。
3.指通奸的男子。
1.隱伏未露的壞人壞事。
1.以非法手段致富。
1.猶奸詐。故,巧詐。
1.奸邪不正。
1.奸邪不法的官吏。
1.見"奸宄"。
1.亦作"奸詭"。
2.偽詐。
1.亦作"姧豪"。亦作"奸豪"。
2.指地方上有勢力而橫行不法之人。
同‘奸猾 ’。
1.亦作"姧回"。亦作"奸回"。
2.奸惡邪僻。
3.指奸惡邪僻的人或事。
1.亦作"姧穢"。
2.指邪惡污穢的行為。
3.指邪惡污穢的人。
奸詐的計謀中了~。
1.以奸邪的手段對付奸邪。
1.猶奸萌。漸,事物的開端。
1.亦作"奸狡"。
2.奸詐狡猾。
1.奸邪矯詐。
2.指奸邪矯詐的人。
1.奸惡的魁首。
2.指詭詐而有才智。
1.猶奸惡。
1.亦作"奸譎"。
2.詭詐。
1.亦作"奸刻"。
2.謂奸邪刻毒。
1.亦作"奸獪"。
2.狡詐;奇巧。
1.犯禁走私。
1.枉法營私的官吏。
1.亦作"奸利"。
2.指非法謀取的利益。
1.指奸人仕進的途徑。
1.猶奸心,歹心。
1.亦作"奸亂"。
2.謂心術不正,行跡不軌。
3.淫亂。
1.詭詐諂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