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書〉輕薄而有點兒小聰明。
1.
聰明。
1.出自《說文·人部》儇,慧也。
2.出自《九諷·正俗》咸為吾之儇為愚兮,并以吾之?為傴。
2.
敏捷。
1.出自《詩·齊風·還》并驅從兩肩兮,揖我謂我儇兮。
2.出自《西游記》托賴著師父的恩,行者儇,救得我百余無難。
3.
輕佻;浮薄。
1.出自《宋牧仲文序》拙於立身者,忠信之徒也,巧則儇矣。
2.出自《百大家評選韓文菁華錄序》論易而近儇,形粗而情霸。
4.
佞;奸。參見“儇媚”、“儇詐”。
1.出自《楚辭·九章·惜誦》忘儇媚以背眾兮,待明君其知之。
2.出自《四朝元》套曲不解妝喬,亂排儇媚,嗔喜都風味。
3.出自《藝苑卮言》豐道生如骨董肆,真贗雜陳,時亦見寶,而不堪儇詐。
5.
謂漸漸積成。
1.出自《荀子·榮辱》告之示之,靡之儇之,鉛之重之。
6.
見“儇目”。以巾覆蓋死者面目。亦指覆死者面的緇巾。
1.出自《荀子·禮論》始卒……設掩面儇目,鬠而不冠笄矣。
7.
象聲詞。參見“儇儇”。
1.出自《為杜徠西悼亡》詩韓馮飛惻惻,秦吉語儇儇。
1.同"瑞彩"。
1.吉祥的霞光異彩。
1.古代以為吉祥之草,如靈芝﹑蓂莢之類。或稱仙草。
1.茶的美稱。唐杜牧《題茶山》詩有"茶稱瑞草魁"之句,后因稱茶為"瑞草魁"
1.原指周文王受命,丹鳥傳書之事。周文王名昌,有圣瑞,故稱。晉王嘉《拾遺記.秦始皇》"又見赤云入于酆鎬,走而往視,果有丹雀瑞昌之符。"后以為吉祥昌盛之典。
1.即瑞應車。
1.謂能使神靈﹑天帝感應之盛德。
1.瑞典王國的舊譯。
瑞典的主體民族。另有少數分布在芬蘭、美國等國。約903萬人(1985年)。講瑞典語。多信基督教新教。主要從事工業、農業、畜牧業、林業和漁業。
1.猶玉牒。指吉祥或珍貴的文書。
1.猶瑞應,符應。
1.瑞應和護佑。
又稱仰光大金塔”、瑞德宮塔”。緬甸的建筑文化古跡。位于仰光市北因亞湖畔一山岡上。始建于公元前約585年,相傳為珍藏來自印度釋迦牟尼的八根佛發而建。屢經整修。高994米。為磚砌實心鐘形塔,表面抹灰后滿貼金箔,歷次修葺中又鑲嵌紅、藍、綠等色寶石。塔基四角各有一座半人半獅雕像,塔腳下有六十四座相同的小塔簇擁著,使整座金塔顯得宏偉挺拔。
1.古代天子賜給諸侯作為憑信的圭玉。
2.珪之美稱。
1.即嘉禾。指一株多穗或異株同穗之禾。古人視作吉祥之兆。
1.象征吉祥之鶴。也指仙鶴。
1.詞牌名。又名《一捻紅》。雙調,仄韻。有一○二字﹑一○三字﹑一百字﹑九十字等多種,常見為一○二字,上闕五十二字,下闕五十字。
2.曲牌名。南曲正宮﹑北曲仙呂宮都有同名曲牌。南曲較常見,字數與詞牌前半闕略異,用作引子。
1.即玉節。古代朝聘時用作憑信的玉制符節。
2.指瑞與節。
3.謂顯示吉慶之時節。
1.唐代根據竇師綸繪圖而織造的一種色彩綺麗的錦,以其繡有龍鳳等瑞物,故名。也叫陵陽公樣。
1.唐代對禮部員外郎或禮部郎中的稱呼。
1.吉祥的日光。
2.吉祥的景象。
1.歷象。天體運行的現象。
1.象征吉祥之蓮。多指雙頭或并蒂蓮。
1.猶符命。
1.香料名。即龍腦。
2.喻指桂花。
1.象征吉祥之露;甘露。
2.酒名。
1.香爐的美稱。
1.馬的美稱。
2.猶玉馬。喻賢臣。
1.一株多穗或異株同穗之麥。古代以為吉祥之兆。
1.吉祥之夢。
1.顯示天命的瑞應。
1.指連理木。古人認為王者德澤純洽﹑八方合為一始生。
2.后世本此制作祭祀﹑朝會之樂歌。亦以之為樂曲名。
3.佳木。指好的花木。
1.香料名。即龍腦。
1.猶豐年。
1.象征吉祥之鳥,如鸞﹑鳳等。
1.瑞應之氣。泛指吉祥之氣。
1.象征吉祥之鳥。如鸞﹑鳳等。
1.吉祥喜慶。
1.宋寧宗趙擴生日。
1.歌頌吉祥事物的樂曲。如《祥麟》﹑《甘露》﹑《滄海澄清》﹑《瑞粟呈祥》等。
1.對皇宮之美稱。
1.太平天國稱掌率和被封為義﹑安﹑福﹑豫﹑燕﹑侯六等爵者之妻。
1.象征吉祥的太陽。
1.猶瑞氣。
1.指有為王﹑為圣之瑞應。
1.唐明皇給柑取的別名。
1.猶盛世。
1.象征吉祥之獸,如麒麟之類。
2.指獸形香爐。
1.舊指上天所賜﹑表示受命的圖籍。
1.象征吉祥之物,如鳳凰﹑麒麟﹑嘉禾﹑甘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