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行政區(qū)劃單位,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或自治州、省轄市領導。
2.
〈古〉又同“懸”(xuán)。
3.
名詞
(Xiàn)姓。
1.
亦作“県”。
2.
地方行政區(qū)劃名。周時已有縣邑。春秋時期秦、晉、楚等大國將兼并土地置縣,故縣多在邊地。后各國將縣制內移,邊遠地置郡。秦統(tǒng)一六國后,始以郡統(tǒng)縣,歷代因之。隋唐以后,縣隸于府或州。辛亥革命后,直隸于省、特別區(qū)。解放后,或隸屬于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或隸于自治州、省轄市。
1.出自《左傳·哀公二年》克敵者,上大夫受縣,下大夫受郡。
2.出自《史記·商君列傳》﹝秦﹞集小鄉(xiāng)邑聚為縣,置令、丞,凡三十一縣。
3.出自《柳南隨筆》秦改封建為郡縣,而不知郡縣之名,自周時已有之。但后世郡大于縣,周時則縣大于郡耳。
3.
謂以其地為縣。
1.出自《左傳·宣公十一年》遂入陳,殺夏征舒,??諸栗門。因縣陳。
2.出自《水經注·河水五》﹝虎牢﹞秦以為關,漢乃縣之。
4.
縣官。
1.出自《東觀漢記·鐘離意傳》詔部送徒詣河內,時冬寒,徒病不能行,路過弘農,意輒移屬縣使作徒衣,縣不得已與之。
5.
特指赤縣。
1.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始皇﹞登之罘,刻石。其辭曰:“……大矣哉!宇縣之中,承順圣意。”
6.
古稱天子所居之地。
1.出自《禮記·王制》天子之縣內,方百里之國九,七十里之國二十有一,五十里之國六十有三,凡九十三國。
2.出自《西涼伎》詩去京五百而近何其逼,天子縣內半沒為荒陬。
3.出自《上執(zhí)政書》以京師千里之縣,吏兵之眾,民物之稠,所當悉心力耳目以稱上之恩施者,蓋不可勝數。
7.
引申為侵占別國土地。
1.出自《論民族競爭之大勢》故其(美國)縣古巴,攫菲島,實皆此主義之精神一以貫之者也。
1.玉制的琴徽。徽,琴弦音位標志,多以金﹑玉或貝殼等制成。借指美琴。
1.璇璣。北斗七星中前四星。泛指北斗。
1.女神名。相傳為天帝的小女,即巫山神女。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江水二》"郭景純曰丹山在丹陽,屬巴。丹山西即巫山者也。又帝女居焉。宋玉所謂天帝之季女,名曰瑤姬,未行而亡,封于巫山之陽,精魂為草,實為靈芝。所謂巫山之女,高唐之阻。"一說即西王母之女云華夫人。
2.傳說瑤姬"精魂為草,實為靈芝"◇因以"瑤姬"為花草之神。亦用指色白如玉的花。
1.玉制的酒杯。亦用作酒杯的美稱。
1.見"瑤箋"。
1.藏書的玉篋。亦指珍貴的典籍。
2.對他人信札的美稱。
1.玉制的書籍封套。亦指珍貴的書籍。
1.道教所用的玉簡。
1.玉液,指美酒。
1.亦作"瑤階"。
2.玉砌的臺階。亦用為石階的美稱。
3.指積雪的石階。
1.宮中通道的美稱。
1.猶玉界,仙境。
1.天河,仙界。借以婉稱人死后魂靈歸宿之處。
1.兩種美玉。亦用為美玉的通稱。
1.繁華的京都。
2.玉京,天帝所居。泛指神仙世界。
1.指鐘槌。古時鐘槌刻作鯨魚形,故稱。
1.星座名。即玉井,由四星組成,在參宿西左足下。
1.喻指圓月。
2.鏡的美稱。
1.美玉。比喻奇才。
1.對別人詩文的美稱。
1.用玉裝飾的懸掛鐘磬的木架。
1.飾以美石的酒器,次于玉爵。
1.馬籠頭上的裝飾物。借指寶馬。
1.明凈的天空,有時指仙境。
1.筐匣的美稱。多指首飾盒子。
1.語出《書.禹貢》"厥貢惟金三品,瑤﹑琨﹑筱﹑簜。"孔傳"瑤﹑琨皆美玉。"后用以泛指美玉美石。
2.傳說中的古地名。出產美酒。
1.玉歷。歷書的美稱。歷,通"歷"。
1.亦作"瑤林玉樹"。
2.傳說中仙界的玉花樹。
3.比喻人的品格高潔。
1.見"瑤林瓊樹"。
1.游覽勝地。在浙江省桐廬縣西北二十余公里的猴嶺山麓。為一石灰?guī)r溶洞。分七大洞廳,面積二萬八千平方米,主洞長約一公里。洞內高敞清涼,遍布石鐘乳。奇態(tài)異姿,景色絕佳。在離現(xiàn)洞口二十米的老洞口上額,刻有"瑤琳仙境"四字。
1.美玉裝飾的車子,特指帝王之車。
1.玉輪。指月亮。
1.瑤池西王母的省稱。
1.玉樹,傳說中的仙樹。
1.指神車。
1.玉盤。亦為瓷盤的美稱。
1.見"瑤佩"。
1.指優(yōu)美的詩文。
1.玉瓶。
1.見"瑤蕊"。
1.語本《楚辭.九章.涉江》"駕青虬兮驂白螭,吾與重華游兮瑤之圃。"瑤圃,產玉的園圃,指仙境。
1.用玉砌造或裝飾的臺階﹑地面﹑墻璧等。
2.積雪的石階。
1.玉制的器皿。
1.書函套上玉制的插簽。借指珍貴的書籍。
1.純潔深摯的情意。
1.泛指美玉。語本《詩.衛(wèi)風.木瓜》"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2.指美石。
3.喻指冰雪。
4.對他人詩文﹑贈禮的美稱。
1.井壁的美稱。
2.指用美石砌成的浴池。
3.指琉璃瓦。
1.傳說中的仙宮。
2.指皇宮,朝廷。
1.亦作"瑤蘥"。亦作"瑤纀"。
2.傳說中玉樹的花蕊。
1.如玉的美色。指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