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事情。
2.
動詞
從事;致力。
3.
名詞
舊時收稅關卡,現多用于地名。
4.
副詞
務必,必須,一定。
5.
(Wù)姓。
1.
從事;致力。
1.出自《禮記·射義》故事之盡禮樂,而可數為以立德行者,莫若射,故圣王務焉。
2.出自《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天下方務於合從連衡,以攻伐為賢,而孟軻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3.出自《送韋諷上閬州》詩庶官務割剝,不暇憂反側。
4.出自《金瓶梅詞話》掇不的輕,負不的重,做不的傭,務不的農。
5.出自《楠竹歌》她不務虛名,但求實際。
2.
操勞。
1.出自《管子·君臣》順大臣以功,順中民以行,順小民以務,則國豐矣。
2.出自《郵亭月詩序》人生晝務夜安。步月閑行,吾不與也。
3.出自晉劇《打金枝》你在宮下務干何事?
4.出自《張初元的故事》他土地多,長工務不過來,就雇村里的窮人打短。
3.
事業;工作。
1.出自《易·系辭上》夫《易》,圣人之所以極深而研幾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
2.出自《史記·蘇秦列傳》周人之俗,治產業,力工商,逐什二以為務。
3.出自《送許郢州序》是非忠乎君而樂乎善,以國家之務為己任者乎?
4.出自《摸魚子》詞買陂塘旋栽楊柳,歸來此是先務。
5.出自《大小阮》這學生平時除讀書外毫無他務。
4.
必須;一定。
1.出自《書·泰誓》樹德務滋,除惡務本。
2.出自《答呂毉山人書》故天下靡靡,日入於衰壞,恐不復振起,務欲進足下趨死不顧利害去就之人於朝,以爭救之耳。
3.出自《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你們非刑吊拷,務要我招認。吾吃苦不過,又不忍妄扳他人,只得自認了。
4.出自《銅墻鐵壁》我前線指戰員應勇敢作戰,務于本日黃昏前完成殲滅它的任務。
5.
宋代管理貿易及稅收的機關。
1.出自《文獻通考·征榷一》宋朝……凡州縣皆置務,關鎮或有焉,大則專置官監臨,小則令佐兼領。
2.出自《夢溪筆談·官政一》陜西顆鹽,舊法官自般運,置務拘賣。
3.出自《續資治通鑒·宋真宗咸平元年》置估馬司,估蕃部及進貢馬價。凡市馬之處……皆置務,歲得五千余匹,以布帛茶他物準其直。
6.
宋元俗語,酒店亦稱“務”。
1.出自《劉知遠諸宮調·知遠走慕家莊沙佗村入舍》新開酒務,一竿斜剌出疏籬。
2.出自《生金閣》遠迢迢遇不著個窮親故,急煎煎覓不見個荒村務。
3.出自《端正好·高隱》套曲繞溪邊鮮魚旋買,沿村務沽酒頻酌。
7.
姓。夏時有務光。
1.因風騰躍。比喻飛黃騰達。
1.古代以風占卜吉兇的一種術數。
1.《韓詩外傳》卷九"皋魚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也。'"后因以"風樹"為父母死亡,不得奉養之典。
1.同"風木之悲"。
指住宅基地、墳地等的地理形勢,如地脈、山水的方向等。迷信的人認為風水好壞可以影響其家族、子孫的盛衰吉兇看~ㄧ~寶地(風水好的地方)。
1.指專為人看住宅基地和墳地等地理形勢的人。
1.指輾轉流傳的話語或消息。
1.指微風。
1.《莊子.逍遙游》"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風。"謂鵬鳥憑借風力而高飛◇以"風斯在下"比喻超越前賢。
1.《初學記》卷一引漢仲長統詩"春云為馬,秋風為駟。"后以"風駟"指神仙的車駕。
社會上長期形成的風尚、禮節、習慣等的總和~人情。
用當時社會風俗及日常生活做題材的繪畫。
1.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風尚﹑禮節﹑習慣等。
1.風采素養。
風的速度,通常以米/秒、千米/小時為單位。
測定風速的儀器。有的附有自記裝置,能記錄風速隨時間變化的情況;風杯風速器記錄風的行程,由行程與時間算出平均風速;達因風儀則記錄瞬時風向、風速的連續變化。
1.見"風宿水餐"。
1.風中住宿,水上吃飯。形容行旅的艱苦。
1.同"風飡水宿"。
1.指風。
1.納涼用的床榻。
1.古人以為某些鳥類可不直接交配而懷胎。
1.指敞露透風的臺榭。
1.猶風姿。
癱瘓①的通稱。也作瘋癱。
1.古時祭風用的壇。
1.風浪。
2.比喻艱險的遭遇。
3.比喻規模大而氣勢猛烈的事件或現象。
1.謂風狂暴。
1.風格。
2.風的本體﹑實質。
1.沒有風浪。
2.比喻平靜無事。
1.傳說中的草名。
2.風中的枝條。
1.即鐵馬。懸掛在檐下的鐵片,風吹時撞擊有聲。
1.收集﹑聽取。
2.由傳聞而得知的消息。
1.亭子。
1.指庭院。
1.狂風和暴雷。
2.比喻威勢。
1.指快艇。
1.謂風尚人情有共同處。
1.道士的代稱。
1.謂充分透現出來。
2.風充分透入。
一個地方特有的自然環境(土地、山川、氣候、物產等)和風俗、習慣的總稱~人情 。
1.一個地方特有的地理環境和民間風習等的總稱。
1.多分布在一個區域或一個地方的植物。也叫地方性植物。
1.使動物或植物在新的生活條件下改變遺傳性,能在新的環境內生存﹑繁殖。
1.謂風卷物成團狀。
2.比喻鋒利。
3.比喻速度快。
1.《莊子.逍遙游》"﹝鵬﹞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后以"風摶"比喻仕途騰達。
1.傳說能日行千里的駱駝。
1.即女媧。傳說中的人類始祖,曾用黃土造人,煉石補天。
1.指江灣。
1.風度;豐采。
2.聲名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