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馬、牛、羊等動物生在趾端的角質物,也指具有這種角質物的腳。
1.
亦作“蹏”。
2.
指牲口。
1.出自《吊稅人場文》職彼獸之攸暴,示斯場之所酷。騎者為之鞭蹄,車者為之膏軸。
3.
捕兔的掛網(wǎng)。
1.出自《莊子·外物》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2.出自《文選·左思〈吳都賦〉》畢罕瑣結,罠蹄連綱。
3.出自《茶香室續(xù)鈔·側定政宗》因蹄得兔,忘言而后可言。
4.
趨走;奔走。
1.出自《淮南子·修務》夫墨子跌蹄而趨千里,以存楚宋。
2.出自《棧道雜詩》蜀駒小于犢,健絕何奔放。瞬息蹄百里,萬山皆倒向。
5.
量詞。用于草食動物。
1.出自《史記·貨殖列傳》陸地牧馬二百蹄,牛蹄角千。
2.出自《酉陽雜俎續(xù)集·金剛經(jīng)鳩異》永泰初,豐州??子暮出,為黨項縛入西蕃易馬。蕃將令穴肩骨,貫以皮索,以馬數(shù)百蹄配之。
3.出自《塞寒行》一點黃塵起雁喧,白龍堆下千蹄馬。
6.
馬、牛、羊、豬等動物生在趾端的角質物。亦指具有這種角質物的腳。
1.出自《穀梁傳·昭公八年》馬候蹄。
2.出自《莊子·徐無鬼》濡需者,豕虱是也,擇疏鬣自以為廣宮大囿,奎蹄曲隈,乳間股腳,自以為安室利處,不知屠者之一旦鼓臂布草操煙火,而己與豕俱焦也。
3.出自《游城南·題于賓客莊》詩馬蹄無入朱門跡,縱使春歸可得知?
4.出自《紅燭·時間底教訓》聽那壁上的鐘聲,果同快馬狂蹄一般地奔騰。
1.帝王的詔書﹑制令。
1.圣明。借指皇帝。
1.圣旨;皇帝的委命。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謀劃。
1.皇帝的思慮。
1.指皇宮。
1.謂帝王的游賞。
2.帝王的賞識﹑贊賞。
1.皇帝的命令﹑旨意。
1.指帝位。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親筆題字。
1.謂帝王的聽聞。
1.帝王車上懸掛的珠飾網(wǎng)簾。
1.帝王的威嚴。
1.帝王的儀仗﹑侍衛(wèi)。
1.帝王所作之詩文。
1.指紫微垣。
2.借喻君王。
1.帝王的心意。
1.帝王所居宮室。
1.帝王的威嚴。亦喻指君王。
1.帝王舉行的宴會。
1.喻指帝王的恩澤。
1.帝王內宮。
1.帝王的儀仗。
2.帝王的儀容。
1.借指帝廷﹑君位。扆,帝王座后的屏風。
1.皇帝的旨意或話語。
1.亦作"宸游"。
2.帝王之巡游。
1.帝王所乘車。借指皇帝。
1.屋檐。比喻庇蔭。
2.指帝居。
1.指帝京。清吳長元有《宸垣識略》一書,所記皆當時京師之事。
1.指帝王的詩文。
1.對皇帝的敬稱。
1.帝王的眷注﹑恩寵。瞔,同"眷"。
1.皇帝的賞賜。
1.帝王的手札。
1.皇帝所作的詩文。
1.帝后之正位。
1.帝王的旨意。
1.帝王的心意。
2.偶沿用于稱國家最高領導。
1.帝京,京城。
1.謂帝王的注視﹑觀賞。
1.帝王的關注。
1.即知母。根狀莖可入藥。
1.草名。即五味子。
1.早安。清晨的問候語。
1.清晨散步。
1.早晩參拜。
1.見"晨妝"。
1.指雞清晨啼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