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將手垂下來拿著(有環、柄、提梁、繩套之類的東西)。
2.
動詞
使由下往上或由低往高移。
3.
動詞
把預定的期限往前挪。
4.
動詞
指出;說出。
5.
動詞
提取。
6.
動詞
說起;談到。
7.
動詞
把犯人從關押的地方帶出來。
8.
名詞
舀(yǎo)取油、酒等液體的工具。
9.
名詞
漢字的筆畫,由左斜上,形狀是“?”。也叫挑(tiǎo)、剔。
10.
名詞
(Tí)姓。
11.
動詞
比喻懸著。
12.
動詞
比喻振作。
13.
動詞
帶領;率領。
14.
動詞
推舉。
1.
懸持;拎起。
1.出自《莊子·列御寇》列子提屨,跣而走。
2.出自《說文?手部》提,挈也。
3.出自《游斜川》詩提壺接賓侶,引滿更獻酬。
4.出自《題李尊師松樹障子歌》握發呼兒延入戶,手提新畫青松障。
5.出自《水滸傳》那個提燈籠的莊客,慌忙叫道:“不得無禮!”
6.出自《人間雜記》當鋪子的柜臺特別高,這是你所知道的;我用雙手提上去,很覺費事。
2.
引之向上。
1.出自《詩·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2.出自《家》他提起腳往外面走。
3.
控持;執持。
1.出自《周禮·夏官·田仆》凡田,王提馬而走,諸侯晉,大夫馳。
2.出自《史記·黥布列傳》大王提空名以鄉楚,而欲厚自托,臣竊為大王不取也。
4.
取;取出。
1.出自《尚書大傳》望釣得玉璜,剜曰:“姬受命,呂佐儉。德合于今,昌來提。”
2.出自《家》他認為應當在公賬上特別提出一筆款子來籌備慶祝典禮。
5.
指提取犯人。
1.出自《系觀世音應驗記·毛氏女》姚氏伴悉得走,唯提得姚氏還,依法。
2.出自《二刻拍案驚奇》晦翁準了他狀,提那大姓到官。
3.出自《儒林外史》虧得學里一位老師爺持正不依,詳了我們大人衙門,大人準了,差了我到溫州提這一干人犯去。
4.出自《海濤集·跨著東海》在十一點鐘的時候,看守來提我,要我出去。
6.
說起。
1.出自《西游記》他倚著有些力量,將我斗得力怯而回;又罵得我閉門不敢出來。他更不曾提著一個“取經”的字樣。
2.出自《紅樓夢》聽見秦氏有病,連提也不敢提了。
3.出自《春》這件事情媽還提它做什么?
7.
提示。
1.出自《紅樓夢》以后芳官全要你照看他,他或有不到處,你提他。
2.出自《家》一定要等朱先生提一兩個字,我才可以說下去。
8.
指出;舉出。
1.出自《進學解》記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鉤其玄。
2.出自《龍須溝》二春的事,您可以提意見,可千萬別橫攔著,豎擋著。
9.
率領。
1.出自《尉繚子·制談》有提十萬之眾,而天下莫當者誰?曰:桓公也。
2.出自《報任少卿書》且李陵提步卒不滿五千……與單于連戰十馀日,所殺過半當。
3.出自《新唐書·李嗣業傳》嗣業提步士升山,頹石四面以擊賊,又樹大旗先走險,諸將從之。
4.出自《三國演義》攻到第四日,玄德自提一軍攻打西門。
10.
舉拔;提升。參見“提奬”、“提掖”。
1.出自《人生的大樹》她現在已經被提為工程師。
11.
鼓名。
1.出自《周禮·夏官·大司馬》軍將執晉鼓,師帥執提,旅帥執鼙,卒長執鐃。
12.
晦日。農歷月終的一天。
1.出自《鹖冠子·王斧》天始於元,地始於朔,四時始於歷,故家里用提,扁長用旬。
13.
一種垂直向上舀取液體的量器。又如:油提。
1.出自《警世通言·俞仲舉題詩遇上皇》酒保見說,便將酒缸、酒提、匙、箸、盞、楪放在面前。
14.
量詞。用于錢幣或提著的物體,其重量或容積無確數。
1.出自《管子·山權數》君請起十乘之使,百金之提。
2.出自《伍員吹簫》再賜你上馬一提金,下馬一提銀。
3.出自《水滸傳》郎主聽罷便道:“封宋江為鎮國大將軍,總領遼兵大元帥,賜金一提,銀一秤,權當信物。”
4.出自《聊齋志異·章阿端》女請以錢紙十提,焚南堂香樹下。
15.
星名。攝提星的省稱。
1.出自《漢書·翟方進傳》今提揚眉,矢貫中。
16.
漢字筆形之一。即挑。
17.
通“禔”。參見“提福”。安福。
1.出自《史記·司馬相如列傳》遐邇一體,中外提福。
18.
指扶持。
1.出自《漢書·張耳陳馀傳》夫以一趙尚易燕,況以兩賢王左提右挈,而責殺王,滅燕易矣。
19.
特指說親。
1.出自《登記》既然嫌咱艾艾的聲名不好,這二年說媒的為什么那么多哩?民事主任為什么還托著五嬸給他的外甥提哩?
20.
指把預定期限向前挪移。
1.出自如:提早;提前。
1.亦作"嶃崪"。
2.陡峭高峻。
1.亦作"嶃崪"。
2.見"嶄崒"。
1.抹布。
1.轉動。
1.謂睡覺時反來覆去。
1.磨坊。
1.回顧,回頭看。
1.碾壓。
1.笑貌。
1.改變。
①翻來覆去,不能安定輾轉不能成寐。也指反覆不定輾轉思維。②遷移不定輾轉他鄉|輾轉不可見。也指經過多次轉換,不直接輾轉托人才買到了這些藥。
翻來覆去睡不著覺躺在床上輾轉反側,心里七上八下的不能安定。
求兩個正整數的最大公約數的算法。設兩數為a、b(b<a),求它們最大公約數(a、b)的步驟如下用b除a,得a=bq1+r1(0≤r1<b)。若r1=0,則(a,b)=b;若r1≠0,則再用r1除b,得b=r1q2+r2(0≤r2<r1)。若r2=0,則(a,b)=r1,若r2≠0,則繼續用r2除r1,……如此下去,直到能整除為止。其最后一個非零余數即為(a,b)。類似地,求兩個多項式的最高公因式也可用此法。
1.酒器。
1.指白水酒。
1.樹長貌。
1.猶踏步。
1.亦作"d地"。
2.履地,行走于地。
1.亦作"d履"。
2.猶踐踏。
1.蜷縮貌。
1.亦作"d水"。
2.踏水。謂渡河。
1.踐踏;蹂躪。
1.裹足不前。
1.涂改。
1.在臉上刺字涂墨。古代多作為刑罰而施于犯人。
1.猶黵改。
1.即缊黵。以亂麻為絮的衣服。
1.麻秸做成的燭。古時用于照明。
1.俗稱科舉時狀元及第。
2.舊俗夏歷二月二日兒童入學之吉利語。
1.執拍板打拍子。
1.占畢。
1.誦讀,吟誦。
1.見"占畢"。
1.得到非分的好處。
2.謂有優越條件。
1.方言。嫖妓。
1.古代用龜甲﹑蓍草等,后世用銅錢,牙牌等推斷吉兇禍福。
1.盡管。
1.觀測推算(天象)。
1.行院用語。在嫖客,謂包占妓女;在妓女,則謂于某一場所居于首位。
2.指在酒宴上居于首席。
1.占卜時觀察龜甲的裂紋的旁出小枝,以推斷吉兇。
1.古國名。故地在今越南中南部。古稱林邑,唐元和后稱環王,后又稱占城。
1.占卜的記錄。
1.選擇地方。
隨口答對諸儒設難蜂起隨方占對,皆莫能屈。
1.占卜的方法。
1.方言。分娩,坐月子。
1.估量費用。
1.測風的器具。
1.比喻隨機應變,看風頭辦事。
1.察看風向云氣。亦比喻看風使舵,隨機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