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銳利。
1.出自《廣雅·釋詁四》攙,銳也。
2.出自《題二十韻奉呈夢得樂天》攙叉鋒刃簇,縷絡釣絲縈。
2.
刺;插入。
1.出自《佛日山榮長老方丈》詩千株玉槊攙云立,一穗珠旒落鏡寒。
3.
引申指譏諷。參見“攙捔”。
1.出自《蔣神靈應》巧言相戲,冷語相攙。
4.
搶先;搶奪。
1.出自《三國志·蜀志·魏延傳》延大怒,攙儀未發,率所領徑先南歸。
2.出自《小舟晚興》詩一船在后忽攙前,前后篙師各粲然。
3.出自《中國專制政治進化史論》及晉而反動力大作……互攙互奪,而主權如弈棋矣。
5.
混雜;攙和。
1.出自《和汴州令狐相公到鎮改月偶書所懷二十二韻》旌旗遙一簇,舄履近相攙。
2.出自《金鳳釵》有人送來的銀,半停把紅銅攙上。
3.出自《儒林外史》又對了二十斤燒酒,一點水也不攙。
6.
引申指參與、加入。
1.出自《李有才板話》客氣話說得既然叫別人攙不上嘴,小殷勤也做得叫別人幫不上手。
7.
扶;牽挽。
1.出自《禪僧巖》詩吾身有病苦下濕,復畏神怪來邀攙。
2.出自《儒林外史》央請了鄰居家兩位奶奶把新娘攙了過來。
3.出自《軍長的心》還是我的警衛員把他攙到療養所去的。
8.
星名。即天攙。參見“攙搶”。
1.出自《淮南子·倜真訓》古之人處混冥之中……攙槍衡杓之氣,莫不彌靡,而不能為害。
2.出自《說苑·辨物》攙搶、彗孛、旬始、枉矢、蚩尤之旗,皆五星盈縮之所生也。
3.出自《昆侖奴》真個是戈揮太白,劍掃攙搶。
4.出自《文選·謝瞻〈張子房詩〉》鴻門消薄蝕,垓下殞攙搶。
1.征伐討滅。
1.討罰悖逆。
1.誅殺。
1.貶責。
1.誅求﹑剝削。
1.誅滅。
1.見"誅鼌錯"。
1.亦作"誅晁錯"。
2.漢景帝時﹐鼌錯為加強中央集權統治﹐請削諸侯之地﹐于是吳楚七國以誅鼌錯為名反叛。見《史記.吳王濞列傳》﹑《袁盎鼌錯列傳》◇以"誅鼌錯"為清君側之典。
1.聲討懲處。
1.誅滅。
1.猶誅滅。
1.殺戮。
1.見"誅鼌錯"。
1.誅殺。
1.懲治作惡者。
1.謂責其罪而放逐之。
1.誅殺貶斥。
1.征服。
1.謂嚴懲故意犯罪的人﹐寬赦無意中犯錯誤的人。
1.被討伐的國家。
1.誅殺并剁成肉醬。泛指殘酷地殺害。
1.殺害。
1.斥責﹐呵斥。
1.誅殺。
1.見"誅剪"。
1.《左傳.宣公十二年》﹕"古者明王伐不敬﹐取其鯨鯢而封之﹐以為大戮﹐于是乎有京觀以懲淫慝。"后遂以"誅鯨"指誅殺大奸首惡。
1.誅滅﹔滅絕。
1.需索攫取。
1.求索聚斂。
1.殺戮和流放。
1.誅殺﹔殺害。
1.懲治首惡。
1.亦作"誅茆"。
2.芟除茅草。
3.引申為結廬安居。
1.見"誅茅"。
1.誅殺和納受之數。
1.討伐叛逆。
1.誅殺佞臣。
1.嚴其責罰。
1.討伐叛逆。
1.誅殺和貶斥。
1.見"誅剪"。
1.見"誅譴"。
1.亦作"誅遣"。
2.誅殺貶謫。
1.需索﹔強制征收。
1.見"誅求無已"。
1.斂取﹑需索財賄沒有限度。
1.謂勒索﹐強取沒完沒了。
1.懲罰收治。
1.殺掉。
1.責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