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修飾,裝飾,裝點得好看。
2.
名詞
用來裝點、美化的東西。
3.
動詞
遮掩,假托。
4.
動詞
扮演。
1.
亦作“餙”。亦作“餝”。
2.
修飾;裝飾。
1.出自《國語·越語上》越人飾美女八人,納之太宰嚭。
2.出自《秋夜于安府送孟贊府兄還都序》夫士有餙危冠,佩長劍,揚眉吐諾,激昂青云者,咸夸炫意氣,托交王侯。
3.出自《陳葵獻〈偶刻詩文〉序》文所以載道也。今人無道可載,徒欲激昂於篇章字句之間,組織紉綴以求勝,是空無一物而餙其舟車也。
4.出自《祖父的故事·恐怖》頭上是秋的天空,很高,飾著繁星。
3.
給衣領衣袖滾邊。
1.出自《論語·鄉(xiāng)黨》君子不以紺??飾。
4.
指袖口。
1.出自《禮記·玉藻》羔裘豹飾,緇衣以裼之。
5.
服飾。
1.出自《左傳·昭公十二年》裳,下之飾也。
2.出自《文選·張協(xié)〈七命〉》樵夫恥危冠之飾,輿臺笑短后之衣。
6.
飾品;首飾。
1.出自《金銀泥畫西方凈土變相贊》車渠琉璃,為樓殿之飾。
2.出自《〈魚餌·論壇·陣地〉·三種磨難》有一天蘇雪林攜帶一包金飾到報館來獻。
7.
指寶物。
1.出自《管子·山權數(shù)》萬乘之國,不可以無萬金之蓄飾;千乘之國,不可以無千金之蓄飾;百乘之國,不可以無百金之蓄飾。
8.
遂借指馬口中的銜。
1.出自《莊子·馬蹄》前有橛飾之患。
2.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右下》延陵卓子乘蒼龍?zhí)粑闹?,鉤飾在前,錯??在后。馬欲進,則鉤飾禁之;欲退,則錯??貫之。
9.
粉飾;偽裝。
1.出自《禮記·緇衣》言從而行之,則言不可飾也;行從而言之,則行不可飾也。
2.出自《朝野僉載》﹝太子少保薛稷等﹞并外餙忠鯁,內藏諂媚。
3.出自《野獲編·督撫·海忠介被糾》以小過而飾成極惡,以虛誕而捏作實情。
10.
猶致力。
1.出自《墨子·非攻中》飾攻戰(zhàn)者之言曰:“彼不能收用彼眾,是故亡。我能收用我眾,以此攻戰(zhàn)於天下,誰敢不賓服哉!”
2.出自《后漢書·左雄傳》漢初至今,三百余載,俗浸雕敝,巧偽滋萌,下飾其詐,上肆其殘。
3.出自《〈梅文常稿〉序》彼夫吳會之間,士相與飾虛聲以自炫耀。
11.
表現(xiàn),顯示。
1.出自《禮記·三年問》三年之喪,何也?曰:稱情而立文,因以飾群,別親疏貴賤之節(jié)。
2.出自《禮記·三年問》斬衰,苴杖,居倚廬,寢苫,枕塊,所以為至痛飾也。
12.
表彰;獎飾。
1.出自《文選·任昉〈到大司馬記室箋〉》咳唾為恩,眄睞成飾。
2.出自《進王用碑文狀》伏以王用,國之元舅,位望頗崇,豈臣短才所能褒飾。
3.出自《啟事上奉寧軍陳侍郎》被一顧之厚,一言之飾,雖沒齒不可忘。
13.
被覆。
1.出自《禮記·曲禮上》飾羔雁者以繢。
14.
扮演。
1.出自《新民晚報》飾狗兒爺?shù)闹囆g家林連昆因血壓猛升躺倒在床。
15.
拭。
1.出自《周禮·地官·封人》凡祭祀,飾其牛牲。
2.出自《釋名·釋言語》飾,拭也。物穢者,拭其上使明。由他物而后明,猶加文於質上也。
1.帝王的詔書﹑制令。
1.圣明。借指皇帝。
1.圣旨;皇帝的委命。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謀劃。
1.皇帝的思慮。
1.指皇宮。
1.謂帝王的游賞。
2.帝王的賞識﹑贊賞。
1.皇帝的命令﹑旨意。
1.指帝位。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親筆題字。
1.謂帝王的聽聞。
1.帝王車上懸掛的珠飾網(wǎng)簾。
1.帝王的威嚴。
1.帝王的儀仗﹑侍衛(wèi)。
1.帝王所作之詩文。
1.指紫微垣。
2.借喻君王。
1.帝王的心意。
1.帝王所居宮室。
1.帝王的威嚴。亦喻指君王。
1.帝王舉行的宴會。
1.喻指帝王的恩澤。
1.帝王內宮。
1.帝王的儀仗。
2.帝王的儀容。
1.借指帝廷﹑君位。扆,帝王座后的屏風。
1.皇帝的旨意或話語。
1.亦作"宸游"。
2.帝王之巡游。
1.帝王所乘車。借指皇帝。
1.屋檐。比喻庇蔭。
2.指帝居。
1.指帝京。清吳長元有《宸垣識略》一書,所記皆當時京師之事。
1.指帝王的詩文。
1.對皇帝的敬稱。
1.帝王的眷注﹑恩寵。瞔,同"眷"。
1.皇帝的賞賜。
1.帝王的手札。
1.皇帝所作的詩文。
1.帝后之正位。
1.帝王的旨意。
1.帝王的心意。
2.偶沿用于稱國家最高領導。
1.帝京,京城。
1.謂帝王的注視﹑觀賞。
1.帝王的關注。
1.即知母。根狀莖可入藥。
1.草名。即五味子。
1.早安。清晨的問候語。
1.清晨散步。
1.早晩參拜。
1.見"晨妝"。
1.指雞清晨啼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