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見“饾饤”。①堆放在器皿中供陳設的食品。②指文辭堆砌。
2.
見“饾版”。木刻水印的舊稱。因為是由若干塊版拼湊而成,有如饾饤,所以叫饾版。
1.
見“餖飣”。比喻文辭的羅列、堆砌。
1.出自《文學改良芻議》饾饤獺祭,古人早懸為厲禁。
2.出自《詩數(shù)續(xù)編·國朝上》第詩文則饾饤多而辣乏,著述則剽襲勝而考究疏。
3.出自《越縵堂讀書記·史記》臧氏之學,??嫌饾饤,繁而寡要。
2.
點綴。
1.出自《絳守居園池記》大小亭饾池渠問。
3.
簇聚貌。
1.出自《賣花聲·和黃子常韻》詞侵曉園丁,報道嬌紅嫩紫。巧工夫,攢枝饾蕊。
4.
見“餖飣”。將食品堆疊在器皿中擺設出來。
1.出自《好事近·丁卯元夕》詞客來草草杯盤,饾饤雜蔬果。
2.出自《桃花塢祓禊》詩榖雨芳非集麗人,當筵饾饤一時新。
5.
見“餖飣”。將食品混雜。
1.出自《冬筍》詩品格遠膏腴,烹能戒饾饤。
6.
見“餖飣”。指多而雜的食品。
1.出自《嘯亭雜錄·平定回部本末》吾出肅州時,有送酒肴者,所余饾饤,今尚貯皮袋中。
7.
見“餖飣”。比喻雜亂;雜湊堆砌。
1.出自《慶清朝慢·踏青》詞晴則個,除則,饾饤得天氣有許多般。
2.出自《茶香室三鈔·俞園偎山》峰之大小凡百,高者至二三丈,皆不事饾饤。
8.
見“餖飣”。亦比喻因襲、雜湊文辭的人。
1.出自《齋詩話》立門庭者必饾饤,非饾饤不可以立門庭。蓋心靈人所自有,而不相貸,無從開方便法門,任陋人支借也。
1.祝福。語出《詩.小雅.楚茨》"以妥以侑,以介景福。"
1.孤高恬靜。
1.耿直善斷。
1.隔絕。
1.古代酒器名。供輔賓者飲用。
1.軟體動物或其他動物的外殼。主要由石灰質(zhì)和色素構成,質(zhì)地堅硬,具有保護功能。
1.猶言一老。
1.貝類。亦指貝類的外殼。
1.卓異獨立。
2.謂操守清高。
1.甲蟲與鱗蟲。
2.古代傳說中的魚類祖先。
3.比喻遠夷‖貶義。
1.孤高自愛。
1.有甲殼的蟲群。
1.介意憂慮。
1.給戰(zhàn)馬披甲。
2.謂馳騁。
3.披甲的戰(zhàn)馬。
1.語出《詩.豳風.七月》"為此春酒,以介眉壽。"后以"介眉"為祝壽之詞。
1.大型貝類。
2.漢語注音符號衣﹑烏﹑基的別稱。其用途有兩種作為獨立元音,拼在聲符之后;作為輔音,拼在某些韻符之前,表示齊齒﹑合口﹑撮口三呼之音。因其兼作聲符,故名介母◇因其實際應用與他韻相拼為結(jié)合韻母,應歸入韻符,介母之名遂廢不用。
1.猶睥睨。側(cè)目而視?!肚f子·馬蹄》"夫加之以衡?,齊之以月題,而馬知介倪。"陸德明釋文引李頤云"介倪,猶睥睨也。"陳壽昌《南華真經(jīng)正義》"'介'獨也。馬獨立而怒視也。"一說,介當為"兀","兀倪"即"阢隉",不安貌。見馬其昶《莊子故》?;蛘f介為"兀"宋豎r,"兀"為"杌"省,"倪"借為"輗","杌輗",謂折毀車輗。見陳鼓應《莊子今注今譯》引馬敘倫說。
1.大鳥∽的別稱。
2.大鳥。雉的別稱。
1.猶狷介。耿介孤僻,不隨流俗。
1.剛直的氣質(zhì)。
1.次卿,副卿。
1.亦作"介邱"。
2.大山。
3.微小的土山。介,通"芥"。
1.見"介丘"。
1.專一;堅正不移;堅定不動搖。
2.耿介,高潔。
3.特異。
4.心有所不安;耿耿于懷。
5.間隔;隔開。
1.善人。指有才德之士。
2.武士,甲士。
插進兩者之間干預其事不~他們兩人之間的爭端。
1.山名。在山西省介休縣東南。春秋晉介之推隱居此山,故名。
2.山名。在山西省聞喜縣。
1.春秋晉介之推功不言祿,隱居介山◇人稱其志為"介山之志"。事見《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1.居間溝通雙方關系的人。
1.為溝通雙方關系而寫的信件。
1.耿直謹慎。
1.謂操守堅貞。語出《易.豫》"介于石,不終日,貞吉。"
2.碑石。
1.副使。
1.武士。
2.耿介正直的人。
1.古國名。
1.驚懼惶惑。
1.同"驚急力"。
1.勢頭猛烈而急速。
2.心驚而焦急。
3.形容危險緊急。亦指危險緊急的情況﹑事情。
1.同"驚急力"。
1.同"驚急力"。
1.見"驚雷"。
1.見"驚耳駭目"。
1.受驚而飛。
1.吃驚地喊叫。
1.猶驚嘆。
1.驚擾劫掠。
1.指波濤翻滾的津渡。
1.指洶涌的大水。
1.恐慌不安貌。
1.驚駭窘迫。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