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烙熟、烤熟或蒸熟的面食,形狀大多扁而圓。
2.
名詞
形狀像餅的東西。
1.
“餠”的新字形。
2.
做餅,使成餅。
1.出自《周禮·天官·籩人》糗餌、粉糍
2.出自《齊民要術·法酒》燥濕以意酌之。日中搗三千六百杵,訖,餅之。
3.
餅狀物。
1.出自《盆兒鬼》你到今日,還是這等無禮,待我略用上些氣力,將你來坐做一個柿餅兒。
2.出自《中國貨幣史》咸豐六年底,上海有幾家銀號曾發行銀餅,餅上只有文字,沒有圖型。
3.出自又如:豆餅;藥餅;鐵餅。
4.
量詞。用于餅狀物。
1.出自《后漢書·列女傳·樂羊子妻》羊子嘗行路,得遺金一餅。
2.出自《唐侍御寄游道林岳麓二寺詩所和見征繼作》詩恨無黃金千萬餅,布地買取為丘園。
3.出自《分甘馀話》宋丁謂為福建轉運使,始造龍鳳團茶,上供不過四十餅。
4.出自《范老老師》接著他高高興興買了餅火炮回去。
5.
古稱烤熟或蒸熟的面食。取面水合并之意。后專指扁圓形的用面粉、米粉等做成的食品。
1.出自《墨子·耕柱》見人之作餅,則還然竊之。
2.出自《釋名·釋飲食》餅,并也。溲面使合并也。
3.出自《事物紀原·酒醴飲食·餅》《說苑》敘戰國事。則餅蓋起于七國之時也。
4.出自《兒女英雄傳》那跟來的店伙惦著他店里的事,送下公子,忙忙的在店門口要了兩張餅吃了就要回去。
5.出自又如:月餅;燒餅;大餅;蒸餅。
1.不返家。
2.不歸還。
越出正軌,不合法度圖謀不軌。
沒有結果;未成事實前守欲請諸朝,作新廟,不果。
1.無差錯。
2.不超越;不能超越。
3.不經過;不進入。
4.不能通過,有阻礙。
5.過意不去。 6.用在動詞或形容詞后面,表示程度最高。意謂到了極點。 7.副詞。只;僅僅。 8.連詞。只要。 9.連詞。只是。 10.螳螂的別名。
1.不過如此而已。
1.只是這樣,謂并不怎么特出。
1.謂不含混其事。
2.好,不錯。
不冷而發抖,形容非??謶窒氲揭皹O大風險,使人不寒而栗。
1.方言。猶言不好受,不痛快。
1.不體面,不光采。
2.謂難堪。
1.表示礙于情面而只能怎樣或不便怎樣。
2.害羞;難為情。
1.違背;不符合。
2.不和。
3.不應當;不該。
1.謂辦事不順當;不協調。
1.不和睦。
2.不調和;不和諧。
3.不和悅。
4.身體不舒服。
1.不注意小節。語本《書.旅獒》"不矜細行,終累大德。"
1.不開花。華,同"花"。
1.不變。
2.不朽爛。
1.不安。
2.不愛。
3.不思念。
4.不臣服。
1.佛教對諸佛菩薩無生無滅的法身之稱。
1.不用擔憂。
1.同"不遑"。
2.來不及;沒有時間。
1.同"不遑"。
1.猶不勝枚舉。
1.一種耐燃燒的礦物,多指石棉。
1.正直,不行邪僻。
1.謂舂米不精。
1.不領會;不知道。
2.不可能。
3.謂不以時朝見天子。
1.可直言不諱的朝代。謂政治清明之世。
1.猶不諱之路。
1.不順。
2.不仁德;無德行。
3.不聰明,愚笨?;?,通"慧"。
4.謂白癡。
1.不得,不能。
1.婉辭。得不到同意。
2.不得已。
1.不得已。
①通達,不疑惑知者不惑|力行而不惑。②《論語·為政》有四十而不惑”句,后借指四十歲不惑之年|將近不惑之人。
1.不循法度。
1.謂衣不縫邊。
2.不修葺。
不受限制、拘束不羈之才|放浪不羈。
1.見"不羈"。
1.趕不上;來不及。
2.不如;比不上。
3.不到。
4.猶未達,不識。
1.唐服裝名,即短褲。意謂不到秋涼即須易裝。
1.不善。
2.不吉利。
1.不就。
1.佛教語。謂諸法相狀雖異而性體則一。
2.形容既不親近,也不疏遠。
1.不尋根究底。
2.不到極點;不到頂點。
3.不合中正的準則。
4.不急。
5.無窮;無限。
1.不切需要。
2.不急速。
1.無關緊要的事情;不急于做的事情。
1.不檢束;放縱。
2.書信用語。不盡之意。
1.無成就;不成功。
2.不棲止。
3.不齊一,不一致。
1.猶言不勞,不須。籍,通"藉"。
1.不盤查。
2.未近,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