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兒)莊稼收割后余留在地上的短根和莖。
2.
量詞
指在同一塊地上,作物種植或生長的次數,一次叫一茬。
3.
名詞
短而硬的頭發、胡子。
4.
名詞
中斷的話或做而未完的事。
5.
名詞
〈方〉勢頭。
1.
亦作“茌”。
2.
農作物收割后殘留在地里的根莖。
1.出自《人民文學》光腚站了下來,指著坡地上的谷茬,簡直出神了。
3.
指在同一塊地上作物種植或生長的次數。
1.出自《不能走那條路》一年兩茬起,誰見誰眼紅。
2.出自《協作》地瓜苗的第一茬才剛剛剪了,第二茬還沒有長出來。
4.
碴兒。指提到的事或剛說完的話。
1.出自《二馬》關于中國瓷器、銅器,書可多了。念幾本就行!夠咱們能答得上茬兒的就行!
2.出自《創業史》“你盡想誰呢?”有萬又開玩笑,好像不由他自己。生寶還是不答這個茬。
3.出自《艷陽天》門口外邊,因為來了個馬子懷和馬齋,又接著茬兒議論起來了。
5.
猶岔子。事故;錯誤。
1.出自《東方》人家欺負我,我就恨人家;人家低下了頭,我就又可憐人家。誰知日久天長,他反倒找起我的茬兒。
2.出自《正氣歌》管教員氣得沒辦法,就去清點鞋幫數目,想找個茬治治志新。
6.
斜砍;劈削。
1.出自《漢書·貨殖傳序》既順時而取物,然猶山不茬蘗,澤不伐天。
7.
引申為排行;輩分。
1.出自《西線軼事》將軍無可抱怨,在他這一茬穿軍裝的“老家伙”里,他算是夠幸運的了。
8.
指沒有剃凈或剃后復生的須發的根。
1.出自《千重浪》他還想聽郭書記說下去,可是滿臉胡茬,頭發長得老長的邢連成,跟在羅萬山后邊進來。
1.回護以前的錯誤。亦泛指護短。
1."護羌校尉"的簡稱。西漢始置﹐職掌西羌事務。東漢沿置﹐晉惠帝時改稱涼州刺史。
1.室內墻面外加的起保護和裝飾作用的木板。
1.謂看守莊稼﹐不讓偷盜或毀壞。
1.守護秋熟莊稼。
1.獲取﹐占有。
1.圍護環繞。
1.指監察軍務的官員。
1.防守邊塞。
1.主持辦理喪事。語出《漢書.霍光傳》﹕"光薨﹐上及皇太后親臨光喪。太中大夫任宣與侍御史五人持節護喪事。"
2.指主持辦理喪事者。
3.護送靈柩歸葬。
1.保護商人人身安全或護送商品安全到達目的地的一種行業。
1.護理調養。
1.帶在身上用以辟邪護身的佛像。
①道士或巫師等所畫的符或念過咒的物件,迷信的人認為隨身佩帶,可以驅邪免災。②比喻保護自己、借以避免困難或懲罰的人或事物。‖也說護符。
1.見"護身符"。
1.古代加在罪犯頸項上的械具。
1.哨棍。
1.用以護身辟邪的咒語。亦指護身符。
1.薺菜的別名。
1.木瓜的別名。
1.為自己的過失辯護。
1.佛教語。守護世界。佛教因四天王居須彌山之半腹﹐各護其一天下﹐故稱四天王為"護世"。
1.即四天王。
1.見"護視"。
1.刀劍等柄上安裝的用來保護手的金屬配件﹐一般為橢圓形或海棠形。
1.守護。
1.皮或漆布做成的多層夾袋﹐舊時官場中一般作出行時存放文書﹑拜帖等物之用。
1.即護書。
1.存放書札柬帖的小匣。
1.方言。醞釀結霜。
陪同前往使免遭意外(多指用武裝保護)~傷員ㄧ~糧草 ㄧ~出境。
1.一般指閘﹑壩下游保護河床的底板。用漿砌塊石或混凝土建成。
1.一種對膝關節起保暖作用的用品。
1.保護疼痛處﹔怕疼。
2.喻指護短。
1.扶梯。有扶手的樓梯。
1.圍繞田地栽種的防護林。主要作用是防止風﹑沙等自然災害﹑調節水分和氣溫﹑防止土壤流失。
1.猶護疼。
1.謂怕理發。
1.猶護短。
1.謂掩護而使之逃脫。
1.筆法的一種。行筆至尾再反收其筆鋒。
①保護;保衛在保安人員的~下安全抵達機場。②執行護衛任務的武裝人員。
炮艇。
1.保護胃部的用品。
1.愛護珍惜。
1.裝成套書畫的特制箱子。
1.偏袒﹐袒護。
1.保護學校。
2.護士學校的簡稱。
1.古代鑲嵌在戰衣胸背部位用以防箭的銅鏡。
1.古代戰時城上防護身體的欄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