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告知。
1.出自《莊子·達生》有孫休者,踵門而詫子扁慶子。
2.出自《落齒》詩因歌遂成詩,持用詫妻子。
3.出自《書影》且詫余曰:“君常誚余仕女太肥,試閱此卷,予十指間娉婷多矣?!?/p>
2.
夸耀。
1.出自《史記·司馬相如列傳》田罷,子虛過詫烏有先生,而無是公在焉。
2.出自《資治通鑒·唐昭宗大順元年》李嗣源性謹重廉儉,諸將相會,各自詫勇略,嗣源獨默然。
3.出自《巧團圓·爭購》后來也莫爭,先來也休詫,折中算將來,合是區區承受也,這是公平妙法。
3.
驚訝;詫異。
1.出自《新唐書·戴至德傳》閱十數年,父子繼為宰相,世詫其榮。
2.出自《詫嗟吟》昨日炙手,今日張羅,人間常事,何詫何嗟?
3.出自《海陵喜遇鄧孝威有贈》詩白發休相詫,飄蓬未敢嗔。
4.
誑騙;欺詐。
1.出自《晉書·司馬休之傳》甘言詫方伯,襲之以輕兵。
2.出自《新唐書·逆臣傳上·史思明》朝義攻陜,敗于姜子坂,退壁永寧。思明大怒,召朝義并駱悅、蔡文景、許季常,將誅而釋之,詫曰:“朝義怯,不能成我事!”欲追朝清自副。
1.猶婀娜。纖長柔美貌。
劇本。即玩偶之家”(734頁)。
1.細長而柔弱貌。
2.飄動貌。
1.猶裊娜。纖長柔美貌。
1.一種斜襟的夾襖或棉襖。
1.補綴過的被子。
2.宋楊億寫作時,喜以紙片摘錄故事,而后綴緝成文,謂之"衲被"。
1.繡織上花紋的綢緞。
1.古代的一種錦。常用以裝裱書面。
1.僧人。
1.濡濕貌。衲,通"納"。語本漢劉向《九嘆.逢紛》"衣納納而掩露。"
1.用碎布料縫綴的袍服。
2.指縫補過的舊衣。
1.僧人的衣裳。宋蘇軾有《以玉帶施元長老元以衲裙相報次韻二首》。
1.和尚,僧人。
1.宋代武士所穿的一種衫子。
2.僧衣。
1.指僧侶。
1.補綴過的衣服。指破舊的衣服。
1.僧人,僧眾。
1.縫綴用的線。
1.指佛經。
1.僧衣。
2.代稱僧人。
3.道袍。
4.補綴過的衣服。泛指破舊衣服。
1.僧人。
一種氣體放電燈。燈管用防鈉腐蝕的玻璃制成,兩端裝有電極,抽去空氣,加入一定量的金屬鈉。通電后,鈉蒸發受電子激發而發出強烈的黃光。分低壓鈉燈和高壓鈉燈兩種。前者適合道路照明;后者用于道路、公共場所、廠房等照明。
硅酸鹽玻璃之一。主要由二氧化硅、氧化鈣和氧化鈉等組成。如常用的平板玻璃、瓶、罐、燈泡等。
1.契丹語。相當于漢語的"行在"。遼主的行營。
1.向下彎曲如弓弩。形容禾穗豐碩。
1.用力擠壓。
1.豎蜻蜓。身體倒立。
1.樂器拍板的別名。見清厲荃《事物異名錄.音樂.拍板》。
1.抑制興頭,掃興。
1.蓋指模或圖章,作為本人負責或承認的憑據。
1.勉力抑制。
1.猶撞擊。
1.喧嘩聒噪。
1.撞擊;沖擊。
1.猶奔竄。
1.撞擊喧鬧。
1.見"貀頹"。
1.奔突沖撞。
1.亦作"貀雙"。
2.病貌。
3.轟響聲。
1.猶喧鬧。
1.撞擊回旋。
1.猶僅僅。
1.誠意;忠誠。
如此;像這樣我謂南人不復反矣,傖楚何敢乃爾|何其相似乃爾!
1.同"乃爾"。
1.你的父親。
2.舊時稱人家的父親。
①你的父親。父對子的自稱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聽吾言,何也?②對人自稱的傲慢語豎儒!幾敗乃公事!
1.而今;方今;如今。
1.《詩.大雅.皇矣》"乃眷西顧。"鄭玄箋"乃眷然運視西顧。"后以"乃眷"喻關懷。
2.他的妻子。
1.竟可。
2.才可。
3.豈可,那可。
4.寧可;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