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書〉敲擊。
2.
見“榷”。
1.
敲擊;壓榨。
1.出自《漢書·五行志中之上》先是高后鴆殺如意,支斷其母戚夫人手足,搉其眼,以為人彘。
2.出自《寓言》詩父母子所養,子肥父母充。欲富搉其子,惜哉術之窮。
2.
較量。
1.出自《梁書·張纘傳》臨赤崖而慷愾,搉雄圖於魏武。
2.出自《寄吳拾遺》詩新竹將誰搉重輕,皎然評里見權衡。
3.
研討;商討。
1.出自《〈陸宣公翰苑集〉序》公之秉筆內署也,搉古揚今,雄文藻思,敷之為文誥,伸之為典謨。
2.出自《全唐詩話續編·李華》因作《吊古戰場文》,極思研搉,已成,謬為故書,雜置梵書之庋。
3.出自《蛾術編》商榷乃史家語。顏師古《漢書敘例》:“粗陳指例,式存揚榷。”揚榷即商榷意。予《十七史商榷》竊取其義。但諸書皆從木……震澤姚元粲云當從手,極是。搉有敲擊意,作“榷”者非。
4.
約略;舉其大要。
1.出自《文心雕龍·通變》搉而論之,則黃唐淳而質,虞夏質而辨。
5.
通“榷”。專;專賣。
1.出自《文選·班固〈答賓戲〉》逢蒙絕技于弧矢,般輸搉巧於斧斤。
2.出自《故江南西道觀察使贈左散騎常侍太原王公墓志銘》至則奏罷搉酒錢九千萬,以其利與民。
3.出自《奏論陜西兵馬利害》以臣所見,今搉貨務商客,才有一百來名。
6.
用同“蒮”。山韭。
1.出自《后漢書·馬融傳》其土毛則搉牧薦草,芳茹甘荼。
信奉佛教的男女無數善男信女皆來朝山進香。
1.梵語kulaputra意譯。多指信奉佛法的男子。
1.謂善于發揮所長。
2.擅長。
1.修善之念;好的念頭。
1.謂口才敏捷而所言皆善。
2.善于阿諛。
1.見"善女人"。
1.信仰佛教的女子。
1.猶平復,康復。
1.容易對付﹑打發的人。
1.清代所設,專為承應皇帝,演習摜跤﹑射箭﹑騙馬等技藝的軍營。每逢御試武進士則供執事,巡幸扈從則備宿衛,宴蒙古藩部則令承應獻技。設總統大臣,從都統﹑前鋒統領﹑護軍統領及副都統內簡擇。下設翼長﹑教習等職。參閱《續清會典》卷八八﹑《清史稿.職官志四》。
1.好騎手。
1.和悅的神色。
2.和暢之氣。
1.舊時新婦進門第二天,送物給尊長親戚。
1.科舉中式,名列前茅者,例插金花披紅,謂之"賞花紅"。
1.猶賞心。
1.玩賞聚會。
2.欣賞領會。
1.賞賜獵獲禽獸者。
1.猶言擊節贊賞。
1.極為賞識。
2.賞賜激勵。
1.賞賜。
1.欣賞的趣味相投合。
1.賞識的人。
2.鑒賞家。
1.對朝廷給假的敬稱。
1.賞識鑒別。監,通"鑒"。
1.亦作"賞鑒"。亦作"賞鑒"。
2.賞識鑒別。
3.欣賞品評。
1.見"賞鑒"。
1.賞識并延請。
1.賞格揭帖,懸賞的告示。
1.慶賀節日。
1.猶獎金。
1.欣賞的情懷。
1.贊賞獎掖。
1.喜愛清幽。意謂看輕名利。
1.欣賞詩文語句。
1.稱賞慨嘆。
1.犒賞。
2.指犒賞的物品。
1.牡丹的別名。
賞賜受賞賚極多。
1.亦作"賞?"。
2.獎賞犒勞。
1.見"賞功罰罪"。
1.賜其爵而立其位。
1.謂該賞的立即賞,該罰的一定罰。
請求對方接受要求或贈品的客套話老爺請賞臉,這是我從南洋帶來的小禮品。
1.欣賞愛戀。
1.賞賜財物和把功勞記錄在案。
2.欣賞錄用。
1.獎賞的標準。
1.稱賞贊美。
1.懸賞招募。
1.稱贊結納。
1.欣賞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