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憂傷;悲痛。
1.出自《易·井》井渫不食,為我心惻。
2.出自《祭穆員外文》不日而違,重我心惻。
3.出自《畫車詩》九衢歌舞頌主明,誰惻寒泉獨自清。
2.
同情,憐憫。
1.出自《次韻陳履常張公龍潭》烈氣斃強敵,仁心惻饑寒。
3.
懇切。參見“惻惻”、“懇惻”。
1.出自《后漢書·張酺傳》張酺前入侍講,屢有諫正,訚訚惻惻,出于誠心,可謂有史魚之風矣。
2.出自《上封事陳政要七事》又元和故事,復申先典,前后制書,推心懇惻。
3.出自《手書答朱靈》來書懇惻,多引咎過,未必如所云也。
4.出自《答俞景文書》惠書以先夫人遺德未傳於世,而以銘文見屬,辭氣懇惻厚甚,此固孝子仁人不忍死其親之美意。
5.出自《讀端清鄭世子傳》詩當璧辭真王,累疏誠懇惻。
4.
通“側”。參見“惻塞”。
1.出自《敦煌變文集·降魔變文》天魔億萬,惻塞虛空。
2.出自《敦煌變文集·降魔變文》或現大身,惻塞虛空;或現小身,猶如芥子。
5.
見“惻惻”。悲痛;凄涼。
1.出自《太玄·翕》翕繳惻惻。
2.出自《臨終詩》下顧所憐女,惻惻中心酸。
3.出自《夢李白》詩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
4.出自《花月痕》顧影自憐風惻惻,回頭應惜步珊珊。
6.
見“惻惻”。寒冷貌。
1.出自《漁家傲》詞幾日輕陰寒惻惻,東風急處花成積。
2.出自《絕句》春寒惻惻掩重門,金鴨香殘火尚溫。
7.
見“惻惻”。懇切。
1.出自《后漢書·張酺傳》張酺前入侍講,屢有諫正,訚訚惻惻,出於誠心,可謂有史魚之風矣。
1.星名。也稱龍星﹑靈星。
2.農丈人星的簡稱。參見"農丈人"。
1.農業銀行的簡稱。
1.農業和畜牧業。
1.神農氏和黃帝軒轅氏的并稱。相傳神農氏著《本草》﹑黃帝軒轅氏著《素問》,他們被奉為中國醫藥之祖。
1.指研究農業生產的科學。內容包括作物栽培﹑育種﹑土壤﹑氣象﹑肥料﹑農業病蟲害等。
1.有關農業生產的諺語。是農民生產經驗的概括和形象的反映,對于農業生產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1.農歌。
1.農業上用來殺蟲﹑殺菌﹑除草﹑毒殺害鳥害獸以及促進作物生長的藥物的統稱。
1.農業生產的要務。
2.農事。
1.村野;田野。
2.借指從事農耕。
1.指栽培農作物和飼養牲畜的生產事業。
1.指工業不發達﹑國民經濟收入中以農業收入為主要部分的國家。
1.農產品。
1.謂國家對從事農業生產﹑有農業收入的單位或個人所征收的稅。
1.指給耕者送飯的人。
1.指農作物的栽培﹑選種等技藝。
1.猶農作。
1.謂務農隱居。
1.指農具。
2.謂供農業生產使用。
1.我國民主革命初期對貧苦農民的稱呼。
1.農業和漁業的并稱。
1.古代天子諸侯行籍田禮所乘的車。
1.農事繁忙的月份。
1.耘田。蕓,除草。
1.農民運動的簡稱。
1.即桃林,因其在弘農縣,故稱。
1.商鞅等先秦諸子的經濟﹑軍事思想和政策。重視農業和戰爭,主張兩者結合。
2.指屯田。
1.星名。
1.猶農人。
1.古代職掌農事的官。
1.指農官。
2.有關農業的政策﹑法令﹑制度等。
3.猶農事。
1.見"農殖"。
1.亦作"農植"。
2.勸民種植◇泛指種植。
1.農書。
1.農業中學的簡稱。
1.猶耕種。
1.謂把農業戶口轉為非農業戶口。
1.舊指地主的莊園。
2.指村莊。
1.農家子。
1.耕作;農事。
1.指農業上栽培的各種植物。包括糧食作物﹑油料作物﹑蔬菜﹑果樹和做工業原料用的棉花﹑煙草等。
1.我。
1.猶言我等。
1.自稱。猶言我。家,后綴。
2.女子自稱。猶言奴家。
3.舊時女子稱自己的家。
1.指北宋時壯族首領儂智高。
1.指吳越一帶的語音。
1.猶嘀咕;嘰咕。
1.低聲絮語。
1.低聲絮語。亦形容絮語聲。
2.方言。敷衍;將就。
1.形容說話聲音低且含混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