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亦作“厠”。
2.
便所。
1.出自《左傳·成公十年》〔晉侯〕將食,張,如廁,陷而卒。
2.出自《史記·項羽本紀》沛公起如廁。
3.出自《資治通鑒·唐僖宗乾符二年》突將作亂,大噪突入府廷。駢走匿於廁間。
3.
豬圈。
1.出自《漢書·燕剌王劉旦傳》廁中豕群出,壞大官灶。
2.出自《論衡·雷虛》呂后斷戚夫人手,去其眼,置於廁中,以為人豕。
4.
雜置;參與。
1.出自《史記·樂毅列傳》先王過舉,廁之賓客之中,立之群臣之上。
2.出自《文選·潘岳〈秋興賦〉》攝官承乏,猥廁朝列。
3.出自《閑情偶寄·詞曲上·結構》試問當年作者,有一不肖之人,輕薄之子廁於其間乎?
5.
錯雜。
1.出自《漢書·禮樂志》被華文,廁霧縠,曳阿錫,佩珠玉。
2.出自《題畫贈九成·自跋》遙瞻飛云夾岸,桃柳相廁。
6.
通“側”。邊沿;旁邊。
1.出自銀雀山漢墓竹簡《孫子兵法·行軍》輕車先出居廁。
2.出自《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從行至霸陵,居北臨廁。
3.出自《漢書·汲黯傳》大將軍青侍中,上踞廁視之。
1.病害。
2.泛指疾病。
3.弊病﹐毛病。
4.猶疾苦﹐困苦。
1.急驟地下雨;急驟的雨。
1.見"疾風暴雨"。
1.怨恨。
1.疾病災害。
1.猶及早﹐趁早。
1.非常可厭。"可愛"的反語。
1.廢疾﹐殘疾。
1.速戰;突擊。
2.力戰﹐死戰。
1.泛指疾病。
2.引申為困苦。
3.患病。
1.極力爭辯。
1.古時為供緊急傳遞公文的使人途中停宿﹑換乘馬匹等而設置的驛站。
1.癥狀。
1.猶逆子。
1.快速離去;快步走﹐快跑。
2.急速奔向。
1.同"疾足先得"。
1.足力健﹐奔跑快。
1.行動迅速的先達到目的。
1.努力勞作。
2.謂瘧疾發作。
1.亦作"疾?"。
2.疾疹。
1.疾養。
1.坐床。形似大床,中設矮幾,兩旁可坐可躺。
1.興盛;眾多。
1.放在炕床或炕上的小型幾案。
1.見"楖栗"。
1.亦作"楖櫪"。
2.木名。可為杖◇借為手杖﹑禪杖的代稱。
1.制作木器的工匠。《周禮.考工記》有《楖人》。
1.亦作"戢臧"。
2.收藏。
1.猶平定。
1.隱居。
2.收斂。
1.收斂順從。
1.息兵。
1.斂翼止飛。
1.匿跡。
1.亦作"戢影"。
2.匿跡;隱居。
1.猶言安定秩序。
1.斂跡;藏身。
1.束手。
1.猶畏服。
1.息兵。
2.閣名。
1.止息。
1.斂翅止飛。
2.喻歸隱或謙卑自處。
1.斂翅止飛。
1.約束統治。
1.見"戢藏"。
1.制止。
1.謂不露聰明才識。
1.棘門﹑霸上的并稱。
1.用棘木做的匕匙。
1.荊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