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心思靈敏,技術高明。
2.
形容詞
(手、口)靈巧。
3.
形容詞
恰好;正遇在某種機會上。
4.
形容詞
虛浮不實的,強詞奪理的。
5.
名詞
姓。
6.
名詞
技巧,技術。
1.
技巧;技藝。
1.出自《周禮·考工記序》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為良。
2.出自《荀子·儒效》羿者,天下之善射者也,無弓矢則無所見其巧。
3.出自《為人撰乞巧文》邯鄲人技婦李容子,七夕祀織女,作穿針戲,取苕篁芙蓉雜致席上,以望巧所降。
2.
機巧;靈巧。
1.出自《孫子·九地》故為兵之事,在於順詳敵之意,并敵一向,千里殺將,此謂巧能成事者也。
2.出自《文心雕龍·辨騷》中巧者獵其艷辭,吟諷者銜其山川。
3.出自《刑部郎中張府君神道碑》其使吳越,吳越匠巧天下,未嘗致一器一物。
4.出自《新景與舊誼·過節和觀燈》說的雖是“與民同樂”,事實上不過是這個皇帝久閉深宮,十分寂寞無聊,大臣們出些巧主意,哄著他開心遣悶而已。
3.
虛偽;欺詐。
1.出自《老子》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2.出自《淮南子·本經》及偽之生也,飾智以驚愚,設詐以巧上。
3.出自如:巧取豪奪。
4.
擅長;善于。
1.出自《荀子·哀公》昔舜巧於使民,而造父巧於使馬。
2.出自《史記·外戚世家》田鼢、勝貪,巧於文辭。
5.
美好;美麗。參見“巧笑”。
1.出自《詩·衛風·碩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2.出自《和希深新秋會東堂》詩巧笑承歡劇,新詞度曲長。
3.出自《紅笑》詩一大些白禍的恐慌,現在都變成紅色的巧笑了!
6.
工巧;精致。
1.出自《書·泰誓下》郊社不修,宗廟不享,作奇技淫巧以悅婦人。
2.出自《管子·牧民》故省刑之要,在禁文巧;守國之度,在飾四維。
3.出自《上人書》所謂辭者,猶器之有刻鏤繪畫也。誠使巧且華,不必適用;誠使適用,亦不必巧且華。
7.
指迎合;取巧。
1.出自《論衡·累害》邪偽之人,治身以巧俗,修詐以偶眾,猶漆盤盂之工,穿墻不見;弄丸劍之倡,手指不知也。
8.
恰好;湊巧。
1.出自《符讀書城南》詩兩家各生子,孩提巧相如;少長聚嬉戲,不殊同隊魚。
2.出自《兒女英雄傳》小的們這作賊有個試驗……不怕夜黑天陰,看著那人家是明亮亮的,下去不但不得手,巧了就會遭事。
3.出自《千里姻緣》生活里面會遇到非常巧的事的。
9.
便宜。
1.出自《賣花女》詩花兒真好,價兒真巧,春光賤賣憑人要。
2.出自《“鍛煉鍛煉”》有些婦女們,光想討點巧,只要沒便宜,請也請不到。
3.出自《中國民間故事選·攆綿羊》你明看著官府向他要糧、要錢,他吃虧受氣;可是暗地里他還占巧。
唇形科。一年生草本。莖方形,帶紫色,有柔毛。葉卵圓形,邊緣有鋸齒。夏季開花,粉紅或紫紅色。原產中國。嫩葉作蔬菜。種子可榨油。葉和種子可入藥,有鎮咳、健胃、利尿等作用。
1.名茶名。
1.指宮廷。闥,宮中小門。
1.道家稱神仙所居。
2.猶紫宮。指帝王所居。
1.以紫貝砌成的庭壇。
2.紫色祭壇。帝王祭祀大典用。
3.指道教祭壇。
1.木名。常綠喬木,木材堅實,紫紅色,可做貴重家具﹑樂器或美術品。
1.見"紫摽"。
1.木名。蔓生木本,莖纏繞他物,花紫色蝶形,可供觀賞。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七.紫藤》。
1.帝王宮庭。
2.神仙所住宮闕。
1.傳說中瑞草名。
1.見"紫駝尼"。
1.赤栗色駱駝。
2.指用駝峰作成的珍貴菜肴。
1.亦作"紫駞峯"。
2.駱駝背上的肉峰,內貯大量脂肪,古人列為珍貴食品。
1.亦作"紫陁尼"。亦作"紫駞尼"。
2.用駱駝毛織成的呢料。
1.見"紫駝峰"。
1.見"紫駝尼"。
1.指初生的蘆葦。
1.紫色筍殼。
又稱紫外光”。波長介于紫光與x射線之間的電磁輻射。波長范圍為004~039微米,屬不可見光。是陽光的組成成分,紫外光譜能量約占陽光輻射能的83%。其顯著效應是化學作用,且能殺菌。醫學上常用以殺菌消毒,治療皮膚病和軟骨病等。
1.多年生草本植物。須根多數簇生。葉子橢圓狀披針形,頭狀花序。根和根莖入藥。參閱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五.紫菀》。
菊科。多年生草本。莖粗壯,直立,有粗毛。基生葉大,長橢圓形;莖生葉線形。頭狀花序,邊緣舌狀,藍紫色;中央管狀,黃色。瘦果上有毛。中國北方和中部有栽培。根可入藥,能化痰止咳。
1.即凌霄花。植物名。蔓生木本,攀援他物而生,高可至數丈。葉為羽狀復葉。夏秋之間開赭黃色花。可入藥。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七.紫葳》。
1.即紫微垣。星官名,三垣之一。
2.指帝王宮殿。
3.亦作"紫薇"。唐開元元年改中書省為紫微省,中書舍人為紫微舍人。
1.即紫微垣。
1.亦作"紫薇郎"。
2.唐代中書舍人的別稱。
1.唐代中書令的別稱。
1.唐宋中書舍人的別稱。
1.唐開元元年取天文紫微垣之義,改中書省為紫微省,中書令為紫微令。省中種紫薇花,故亦稱紫薇省。
1.星官名,三垣之一。中國古代為認識星辰和觀測天象,把若干顆恒星多少不等地組合起來,一組稱一個星官。眾星官中,三垣(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和二十八宿占有重要地位。紫微垣有星15顆,分兩列,以北極為中樞,成屏藩狀。見唐丹元子《步天歌》。《史記.天官書》中亦有與之相當的星官,惟名稱﹑星數不同。
1.花木名。又稱滿堂紅﹑百日紅。落葉小喬木,樹皮滑澤,夏﹑秋之間開花,淡紅紫色或白色,美麗可供觀賞。
2.見"紫微"。
1.見"紫微郎"。
1.見"紫微省"。
1.指皇宮。
1.紫色云霞。道家謂神仙乘紫霞而行。
1.猶赤縣。指中國。
1.高空。
2.指帝王所居。
1.良馬名。
1.花名‖笑花有紫白兩種,其花常開不足,仿佛含笑貌。見《廣群芳譜.花譜.含笑》。
1.天空。因云霞映日而天空呈紫色。
1.萱草的別名。
1.冬季護膚用品。唐代常于臘日賜群臣。
2.即紫雪丹。參見"紫雪丹"。
1.中成藥名。原名"紫雪"。由寒水石﹑石膏﹑磁石﹑升麻﹑羚羊角﹑青木香﹑犀角﹑沉香﹑丁香﹑甘草﹑硝石﹑樸硝﹑朱砂﹑麝香等制成。功能鎮驚安神,清心開竅,適用于熱病煩躁等癥。見唐孫思邈《千金翼方》﹑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石五.樸消》。
1.亦作"紫煙"。
2.紫色瑞云。
3.山谷中的紫色煙霧。
1.紫色山崖。多指隱者所居。
1.亦作"紫燕"。
2.古代駿馬名。
3.泛指駿馬。
4.燕名。也稱越燕。體形小而多聲,頷下紫色,營巢于門楣之上,分布于江南。見宋羅愿《爾雅翼.釋鳥三》。
1.古良馬名。
1.宋代理學家朱熹的別稱。朱熹之父朱松曾在紫陽山(在安徽省歙縣)讀書。朱熹后居福建崇安,題廳事曰紫陽書室,以示不忘◇人因以"紫陽"為朱熹的別稱。
2.傳說中古代神仙常以紫陽為稱號。如周穆王時李八百號紫陽真君,漢周義山﹑宋張伯端俱號紫陽真人。亦用以泛指道士。
1.道觀名。據傳在咸陽山中。神農氏曾在此辨百藥。
2.道觀名。在江蘇句容茅山。傳為晉許詢舊居,為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見宋徐鉉《茅山紫陽觀碑銘并序》。
1.花名。
1.南宋朱熹與其門人據司馬光《資治通鑒》﹑《舉要歷》和胡安國《舉要補遺》等書,撰《通鑒綱目》一書。意在用《春秋》筆法"辨名分,正綱常"。《資治通鑒》對三國史事,據曹魏紀年,朱熹改據蜀漢紀年,以宣揚正統觀念。朱熹別名紫陽,故稱其筆法為"紫陽書法"。書法,指史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