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撞;觸;沖。
1.出自《莊子·逍遙游》我決起而飛,搶榆枋,時則不至而控於地矣,奚以九萬里而南為?
2.出自《漢書·揚雄傳上》虎豹之凌遽,徒角搶題注。
3.出自《公齋四詠·小松》先愁被鷃搶,預恐遭蝸病。
4.出自《水滸傳》山邊竹藤里簌簌地響,搶出一條吊桶大小雪花也似蛇來。
5.出自《劉貞婦》詩孺人拜搶首,嚴命不敢受。
6.出自《故事新編·奔月》誰知道他將要臨近,卻已有一個老婆子……正對著他的馬頭搶過來。
7.出自《劉貞婦》詩孺人拜搶首,嚴命不敢受。
2.
推,搡。
1.出自《燕青博魚》楔子將燕青搶出去,自今日為始,再也不用他了也。
2.出自《看錢奴》這的是雕梁畫棟圣祠堂,又不是錦帳羅幃你的臥房,怎這般廝推廝搶趕我在半壁廂。
3.出自《警世通言·李謫仙醉草嚇蠻書》臣因學淺,被太師批卷不中,高太尉將臣推搶出門。
3.
逆;頂;擋。參見“搶風”。
1.出自《城南歸值大風雪》詩低頭搶朔風,兩眼不敢開。
2.出自《俗言·掉搶》吳楚謂帆上風曰搶。謂借左右使向前也……今舟人曰掉搶是也。
3.出自《兒女英雄傳》他善於使船,專能搶上風,踅順水,水面交起鋒來,他那只船使的如快馬一般。
4.
創傷,傷。
1.出自《贖雞》詩足傷金距縮,頭搶花冠翻。
2.出自《朝散大夫鮑公墓志銘》清卿取小胥所執籌簽削之,瀕運河立,曰“……小縣排設既一應法矣,而公輩誅責不已,吾搶兩目,蹈此水為百姓請命,公能自安乎?”
5.
代替。參見“搶替”。
1.出自《馬鈴瓜》豈有此理,既是冒籍,又是搶替!
6.
書畫技法術語。謂用筆由蹲而斜上急出。
1.出自《上馮使君山水障子》詩筆勾岡勢轉,墨搶燒痕顛。
2.出自《畫論·論三家山水》峰巒渾厚,勢狀雄強,搶筆俱勻,人屋皆質者,范氏之作也。
3.出自《翰林要訣·血法》搶:各有分數,圓蹲直搶,偏蹲側搶,出鋒空搶。
1.謂帝王的游賞。
2.帝王的賞識﹑贊賞。
1.皇帝的命令﹑旨意。
1.指帝位。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親筆題字。
1.謂帝王的聽聞。
1.帝王車上懸掛的珠飾網簾。
1.帝王的威嚴。
1.帝王的儀仗﹑侍衛。
1.帝王所作之詩文。
1.指紫微垣。
2.借喻君王。
1.帝王的心意。
1.帝王所居宮室。
1.帝王的威嚴。亦喻指君王。
1.帝王舉行的宴會。
1.喻指帝王的恩澤。
1.帝王內宮。
1.帝王的儀仗。
2.帝王的儀容。
1.借指帝廷﹑君位。扆,帝王座后的屏風。
1.皇帝的旨意或話語。
1.亦作"宸游"。
2.帝王之巡游。
1.帝王所乘車。借指皇帝。
1.屋檐。比喻庇蔭。
2.指帝居。
1.指帝京。清吳長元有《宸垣識略》一書,所記皆當時京師之事。
1.指帝王的詩文。
1.對皇帝的敬稱。
1.帝王的眷注﹑恩寵。瞔,同"眷"。
1.皇帝的賞賜。
1.帝王的手札。
1.皇帝所作的詩文。
1.帝后之正位。
1.帝王的旨意。
1.帝王的心意。
2.偶沿用于稱國家最高領導。
1.帝京,京城。
1.謂帝王的注視﹑觀賞。
1.帝王的關注。
1.即知母。根狀莖可入藥。
1.草名。即五味子。
1.早安。清晨的問候語。
1.清晨散步。
1.早晩參拜。
1.見"晨妝"。
1.指雞清晨啼鳴。
1.清晨。
1.清晨做飯;早飯。
1.天亮。
1.早晨發布。
2.清晨出發。
1.清晨的風。
2.鳥名。
1.謂婦人干政。
1.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