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中國古代民族,原住青海及四川、新疆一帶,東漢時移居今甘肅一帶。東晉時建立后秦(公元384—417年)。
2.
名詞
見“羌族”。我國少數民族。
3.
名詞
姓。
1.
亦作“猐”。亦作“羗”。
2.
連詞。表示假設、轉折、并列等關系。猶“乃”“反而”。
1.出自《楚辭·離騷》余以蘭為可恃兮,羌無實而容長。
2.出自《玉篇?羊部》羌,反也。
3.
句首助詞。
1.出自《楚辭·離騷》羌內恕己以量人兮,各興心而嫉妒。
2.出自《楚辭·九歌·東君》羌聲色兮娛人,觀者憺兮忘歸。
4.
姓。秦有羌瘣,見《史記·秦始皇本紀》。
1.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羌瘣伐趙,端和圍邯鄲城。
5.
我國古代民族名。主要分布地相當於今甘肅、青海、四川一帶。秦漢時,部落眾多,總稱西羌。以游牧為主。其后逐漸與西北地區的漢族及其他民族融合。
1.出自《后漢書?西羌傳》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別也。
6.
羌族。我國少數民族名。
1.稱病。
1.計算。
1.記述。
1.舉家﹐全家。
1.謂根據家中財力而行事。
1.稱贊夸獎。
1.猶贊嘆。
1.稱許。
1.計算重量。謂計較多少﹑輕重。
1.比喻權衡得失。
1.薦舉﹐推舉。
1.有戰事警報。
1.稱譽舉薦。
2.稱說列舉。
1.叫快﹐喊痛快。
1.舉樂。
1.任力﹐盡力。
1.衡量;估計。
1.稱述標舉。
1.猶稱制。
1.舉兵作亂。
1.稱述;評論。
2.猶稱道。
1.宋蘇軾《敘》"﹝忠恕﹞國初與監察御史符昭文爭忿朝堂﹐貶干州司戶﹐秩滿﹐遂不仕。放曠岐﹑雍﹑陜﹑洛間﹐逢人無貴賤﹐口稱貓。"《宋史.郭忠恕傳》記此事﹐"貓"作"苗"◇因以"稱貓"謂不談政事。
1.稱述美德。
2.稱贊﹐贊美。
1.謂向人獻媚。
1.列舉的物名。
2.稱呼名字。
3.稱號。
1.稱呼姓名。
1.贊許欽羨。
1.衡量才能。
1.相稱。
1.覺得奇怪難得。
1.亦作"稱?"。
2.稱心快意。
1.衡量人情。
1.道賀。
1.秤錘。
1.猶勝任﹐稱職。
1.稱職盡責。
舉杯祝酒聞君出宰洛陽隅,賓友稱觴餞路衢。
1.同"稱觴上壽"。
1.舉杯飲酒﹐表示祝壽。
1.稱贊欣賞。
1.謂衡量自己的才德。
1.猶稱譽。
1.以為盛事。
1.合時。
1.《春秋.隱公二年》"九月﹐紀裂繻來逆女。"杜預注"逆女或稱使﹐或不稱使﹐昏禮不稱主人﹐史各隨其實而書。"后因以"稱使"謂使者。
1.與事功相當。
1.猶稱職。
2.謂與此相稱或相當。
1.謂使用起來順手。
1.第一。
1.祝人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