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肚臍。人和其他哺乳動物肚子中間臍帶脫落之處。
1.出自《莊子·人間世》支離疏者,頤隱于臍,肩高于頂。
2.出自《同張牧公遇季希韓寓齋留飲即席作》詩風細暖吹面,酒清香到臍。
3.出自《和王仲義》空知噬臍患,豈有周身防。
2.
螃蟹腹部的甲殼。
1.出自《記夢》詩團臍霜蟹四腮鱸,樽俎芳鮮十載無。
2.出自《廣雅·釋魚》蜅、蟹,蛫也
3.
某些物體中央凹凸處狀如臍,因亦名之。
1.出自《次喬口》詩受風帆腹飽,歇雨櫓臍乾。
2.出自《不平者》你們呆在這里做什么,沒事幫他們把場上掃掃,把鍋膛里的灰扒掉,草灰都頂到鍋臍了,怎么燒得著呢?
1.逸氣。超脫世俗的氣概﹑氣度。
1.散失;失落。
1.散失﹑隱沒的或正史以外的史事。
1.軼事。散失淪沒而為世人所不甚知的事跡,多未經史書正式記載。
1.特指古文《尚書》。因西漢時出自孔子舊宅壁中,未立博土傳授,故稱。
2.泛指散失的書籍。
1.放恣。
1.謂使牡馬安其血氣,以時交配。
1.見"佚畋"。
1.亦作"佚田"。
2.謂田獵無節制。
1.散失的文辭或篇什『王充《論衡》有《佚文篇》。
1.逸聞。散失﹑隱沒而不為世人所知曉的傳說,多未見于正式記載。
1.比喻失傳的風格。
1.淫行。
1.安樂舒服。
1.安逸游蕩。
1.遺失;遺漏。
1.淫逸,縱欲放蕩。
1.見"佚游"。
1.安逸歡愉。
1.逸欲。謂貪圖安樂,嗜欲無節。
1.猶佚樂。
2.聲音迅疾貌。佚,通"呹"。
1.逃亡的意向。
2.安逸圖樂的心志。
1.史佚史籀的并稱。二人皆周史官。
1.用鎰同銖相比,表示力量處于絕對優勢。
1.以蚯蚓為餌引魚來食,即拋磚引玉之意。
1.見"以魚驅蠅"。
1.漢桓寬《鹽鐵論.崇禮》"南越以孔雀珥門戶,昆山之旁以玉璞抵烏鵲。"抵,拋擲◇以"以玉抵鵲"比喻有珍貴之物而不知愛重。
1.見"以玉抵鵲"。
1.根據人們的稱譽去進用賢能。
1.根據人們的稱譽給以獎賞。
1.以怨恨來回報別人給予的恩惠。
1.謂尸體遍野,可以沼澤為單位計量。極言死人之多。
1.用戰爭消滅戰爭。
1.利用戰爭中獲取來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繼續進行戰爭。
1.用正直之道對待有怨恨的人。
1.用手指測量河水的深淺。比喻達不到目的。
1.用手指去攪滾燙的水。比喻自不量力,必然失敗。
連詞。①表示時間、數量、程度、范圍等的延伸循環往復以至無窮|自王公卿相以至工藝雜流,凡有名者,往往留像于館。②用于下半句開頭,表示上述情況所達到的深度或結果埋頭思索,以至忘記了下班。
1.見"以至"。
連詞。用在下半句的開頭,表示下文是上述情況造成的結果,多指不好的事先沒有充分研究,以致作出了錯誤決定|乃陷大澤中,以致漢追及之。
1.以人多勢眾的一幫去欺凌﹑迫害人少勢弱的一方。
1.用珍珠彈麻雀。比喻做事不能權衡輕重,得不償失。
1.用銖同鎰相比,表示力量極不相稱,處于絕對劣勢。
1.用銖同鎰作比較,表示很不相稱。
1.用錐子到壺里取東西吃。比喻達不到目的。
1.用錐子刺地來測量地的深淺。比喻見識淺陋,所知甚少。語本《莊子.秋水》"是直用管窺天,用錐指地也,不亦小乎!"成玄英疏"用錐指地,寧測地之淺深?"
1.《韓非子.難一》"楚人有鬻榡(通"盾")與矛者,譽之曰'吾榡之堅,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榡,何如?'其人弗能應也。"后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比喻用對方的言論﹑方法或缺點來反駁或攻擊對方。
1.《論語.陽貨》"子曰'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惡利口之覆邦家者。'"何晏集解引孔安國曰"朱,正色,紫,間色之好者。惡其邪好而奪正色。"后以"以紫亂朱"比喻將奸邪小人當作廉潔公正的賢者。
1.見"以紫亂朱"。
1.停滯不前。
2.閑緩貌。
3.猶豫不果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