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歌名。《戰國策.燕策三》載,荊軻將為燕太子丹往刺秦王,丹在易水(今河北易縣境)邊為他餞行。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后人稱為《易水歌》。
1.猶請示。
1.猶考查。
1.惹是生非﹐故意挑剔。
1.舊時理門(一種形式似宗教的禁煙酒組織)中的陳規之一。即人們加入組織后﹐每逢朔望兩日向老師傅進獻香儀以求賜福﹑保平安。
1.指舊時船家于出航前祭神以求一路順風。
1.猶討論。
1.謂自己找死。多用為斥責之詞。
1.講習誦讀。
1.探尋搜集。
1.討伐綏靖。
1.研求。
2.索取。
1.探討﹐研究。
2.試探﹔探問。
1.見"討替身"。
1.見"討替身"。
1.舊時迷信﹐謂含冤負屈兇死者的鬼魂﹐沉淪苦海﹐為求超生﹐往往誘使他人上吊﹑投河﹐以求自代﹐叫做"討替身"。
1.指在神前用兩塊挖空的木塊﹐丟在地下﹐看它俯仰的情況而定吉兇的一種迷信活動。
1.尋究頭緒。
2.指聚賭抽頭。
1.謂搜索亡命之徒。
1.謂歷數其罪而討伐之。
2.索討究問。
1.研討辨析。
1.講論研習。
1.謂用兵出其不意﹐掩其不備。
1.聲討罪行的檄文。
1.見"討喜歡"。
1.惹人喜愛﹔受歡迎。
1.尋求安閑。
1.討厭﹐討人厭。
1.謂審慎周詳地討究。
1.猶討愧﹐抱愧。
1.娶小老婆。
1.猶言惹人笑話。
1.打聽信息。
1.探討鉆研。
1.征討﹑掩襲。
惹人厭惡或厭煩這家伙賊頭賊腦的,真讓人討厭|你這么fe3b`攏討厭不討厭。也引申指事情難辦或人難對付這下討厭了|這事讓他知道就討厭了。
1.索取﹔討還。
1.詈詞。找麻煩。多用于針對尋畔﹑耍無賴者。
1.討論商議。
1.探討闡釋。
1.謂為了變白契為官契﹐請求在房地產文書上加蓋官印。
1.尋訪幽雅勝境。
1.雜羽。
1.見"討源"。
1.亦作"討原"。
2.探本溯源。
1.討究檢核。
1.見"討負"。
1.討究隱微。
1.討伐賊寇。
1.討究擷取。
1.索還負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