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儀則法度。
1.排水和灌溉。
1.陷害。
1.剛勁有力;豪宕。
2.指驕縱;傲視。
1.亦作"排閣"。
2.推門。
1.推開門扇。
2.猶捭闔。
1.見"排根"。
1.推門。
2.挨家挨戶。
3.謂賦稅。
運用手段或權勢使人失去地位或利益排擠打擊|既互相勾結,又互相排擠。
1.猶搞鬼,搗亂。
1.指界格勻整的印紋。
1.猶指摘。
1.凌空;聳向高空。
1.排斥困辱。
1.排除桅生產﹑生活的積水。
1.排隊站立。
1.宋代禁軍依次升遷制度。
2.對同一詩題連續鋪排。猶唱和。
3.排行相連。指結拜。
1.排演練習。
從m個不同的元素里,每次取出n個元素,按照某種順序排成一列,稱為排列。當1≤n<m時,稱為選排列,其所有不同排列的種數用符號p琻璵或a琻璵表示,p琻璵=m(m-1)(m-2)…(m-n+1)=m!。當n=m時,稱為全排列,其所有不同排列的種數簡記為p璵或a璵,p璵=m(m-1)(m-2)…2·1=m!。
1.比鄰,鄰居。
1.律詩的一種。就律詩定格加以鋪排延長,故名。每首至少十句,多則有至百韻者。除首尾兩聯外,中間各聯都須對仗。亦可隔句相對,稱為扇對。元楊士宏編《唐音》始列"排律"一目,后世因之。
1.舊指推翻清朝統治。
1.嫉妒﹑排擠。
1.推門。
2.挨家逐戶。
3.一種可裝可卸的鋪門。
1.用白粉書寫或繪畫于各家門墻。
1.逐戶征發的夫役。
1.南唐時逐戶征發的兵士。
1.排遣煩悶。
1.系在馬口銜鐵兩邊用以扇汗的飄帶。
1.排除危難。
2.指調解糾紛。
1.戰國時,秦圍趙邯鄲急,魏使辛垣衍勸趙尊秦為帝。魯仲連以大義責衍。秦將聞之,為之退兵五十里。適魏兵救趙,邯鄲圍解。趙欲封仲連,仲連辭曰"所貴于天下士者,為人排患釋難解紛亂而無所取也。"見《戰國策.趙策三》﹑《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因以"排難解紛"指為人排除危難或調解糾紛。
排除危難;調解糾紛排難解紛,以全善類。
1.鼓風用的革囊。
1.猶言排斥貶抑。
1.連年,逐年。
2.古代稱里甲輪流值年當差。亦指輪流當差的人。
1.豪宕,剛勁有力。
1.猶搞鬼,搗亂。
1.排比對偶。
1.亦稱"排子炮"。許多門炮同時向同一目標發射的炮火。
2.槍筒較長﹑射程較一般土槍為遠的一種獵槍。
3.取石工程中許多炮眼同時進行的爆破。
4.排除瞎炮。
1.見"排比"。
1.見"排比"。
1.排斥打擊。
汽車排放的有害氣體引起的空氣污染。主要有害氣體為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氫化合物、二氧化硫等。因汽油品種、汽車載重量、發動機性能、道路狀況、氣象條件等因素,其數量和種類不同。由于汽車的排氣高度處于人的呼吸帶,故排氣污染對人體健康桅很大。
1.拋棄;排斥。
1.謂鋪陳堆砌文字。
1.排擠遷謫。
1.并立的竹簽。
1.排除,遣去;消遣。
2.猶斥逐。
1.獵槍的一種。
2.亦作"排子槍"。許多支槍同時射擊的火力。
1.說三道四。
2.猶陳腔。
1.見"排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