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副詞
〈書〉文言副詞,迫切地。
1.
疾速。與“緩慢”相對。
1.出自《詩·豳風·七月》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2.出自《史記·陳涉世家》趣趙兵,亟入關。
3.出自《齊東野語·朱氏陰德》汝亟歸告若主。
4.出自《夜譚隨錄·崔秀才》亟作書,遣老仆往投之。
2.
緊急;急需。
1.出自《左傳·定公五年》夏,歸粟于蔡,以周亟,矜無資。
2.出自《代人乞致仕表》陛下思周曲成,未忍捐棄微臣,困至於亟,轉不堪勝。
3.出自《致饒潛川黃德源函》現軍興需財孔亟,務望從速籌款。
3.
危急。
1.出自《水經注·江水一》吾斗大亟,當相助也。
2.出自《同昌叔賦雁奴》詩人將伺其殆,奴輒告之亟。
3.出自《甕牖馀談·孫女割股》適相國病亟,眾醫咸束手。
4.
性急;急躁。
1.出自《左傳·襄公二十四年》皆笑曰:“公孫之亟也。”
2.出自《茅舍》詩惜其心太亟,作役無容暇。
3.出自《朝奉郎致仕俞公墓志銘》勿亟勿徐,擇義必精。
5.
愛。參見“亟近”。
1.出自《方言》亟,愛也。東齊海岱之間曰亟,自關而西秦晉之間凡相敬愛謂之亟。
1.小便的別稱。
1.既葬后除喪。孝,居喪之謂。
1.出去打柴草。
1.出外行遠。
1.僧道出家后免去本姓。
1.謂帝王出外所至。
2.諱指帝王外逃避難。
1.超出常情。形容感情程度之深。
1.胸骨向前突出。即今所謂雞胸。
1.猶出丑。丟臉。
1.出挑。
1.出山,從山中出來。
2.比喻出仕。
1.謂放屁。
1.猶卒業。
2.謂離開學校,或停學,退學。
1.血液流出。
2.比喻花錢。
1.帝王或官員出外巡行。
1.出外巡行。
1.謂出獄,解除監禁。
1.抽芽。
2.某些低等動物或植物生出芽體。
1.某些低等動物或植物無性生殖的一種方式。由母體長出新個體,形狀和母體相似,僅大小不同,脫落后成為獨立的個體,如海綿﹑水螅等。
1.出外迎接。
1.說話;發言。
1.說話傲慢不客氣。
1.見"出言吐氣"。
1.猶言談吐。指說話。
1.見"出言吐氣"。
1.猶顯眼。
1.演員登臺表演。
1.泛指到外國去。
1.鬧笑話;出丑。
1.謂居室不利而避寓他所。
1.舊時謂小雪為出液。
1.外出拜見。
1.見"出一頭地"。
1.宋歐陽修《與梅圣俞書》"讀軾(蘇軾)書,不覺汗出。快哉快哉!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一頭地也。"謂當避開此人讓其高出眾人一頭之地◇以"出一頭地"喻高人一著。
1.出入于安危之中。
1.猶出賣。
1.表示意義。
2.立意;出主意。
1.挺胸。
1.猶出任。
1.出外迎接。
1.猶言出谷。
1.語出《詩.小雅.伐木》"出自幽谷,遷于喬木。"后以"出幽遷喬"比喻人的境遇好轉或職位升遷。
1.猶言出谷遷喬。
1.亦作"出游"。
2.外出游歷走動。
3.舊時指到他地做官或游學。
1.出入于有無之中。
1.脫離少年時期。
1.謂出乎人的意料之外。
1.見"出于意表"。
1.謂動必乘車。
1.猶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