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周朝諸侯國名,在今河南杞縣一帶。
2.
名詞
姓。
3.
名詞
植物名。1.即枸杞。2.杞柳,落葉灌木,生長在水邊,葉長橢圓形,枝條可編箱、籠、筐、籃等器物。
1.
木名。杞柳。
1.出自《詩·鄭風·將仲子》將仲子兮,無踰我里,無折我樹杞。
2.出自《西京賦》周以金堤,樹以柳杞。
2.
古國名。公元前十一世紀周封諸侯國。相傳武王伐紂后,封夏禹后代東樓公于杞,稱杞國。公元前四四五年滅于楚。初在今河南杞縣,后遷至今山東安丘東北。
1.出自《論語·八佾》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
2.出自《史記·陳杞世家》周武王克殷紂,求禹之后,得東樓公,封之於杞。
3.
姓。春秋有杞梁。
1.出自《通志?氏族略二》杞氏,姒姓。夏禹之后。成湯放桀,其后稍絕。武王克紂,求禹后,得東樓公而封之於杞……子孫以國為氏。
4.
木名。枸杞。
1.出自《詩·小雅·四牡》翩翩者鵻,載飛載止,集于苞杞。
2.出自《左傳·昭公十二年》我有圃,生之杞乎!
3.出自《山海經(jīng)·南山經(jīng)》又東四百里,曰虖勺之山,其上多梓楠,其下多荊杞。
5.
木名。狗骨。參見“杞梓”。
1.出自《詩·小雅·南山有臺》南山有杞,北山有李。
1.鼓詞﹑彈詞及時調中常以"三﹑三﹑四"十字句組成唱詞﹐稱為"攢十字"。
1.圍觀。
1.暫時停放靈柩之所。
1.形容人眾匯集。
1.古代傳說中的東方地名。
1.見"攢算"。
1.亦作"攢筭"。
2.算帳;計算。
1.暫時安葬之所。
1.馬急馳貌。因前后蹄緊接﹐狀如相聚﹐故云。
2.謂四蹄并攏或將人的四肢捆攏。
1.叢立天際。
1.簇聚挺立。
1.猶言萬頭攢動。
1.古代停殯禮儀的一種。聚木于棺的四周,以泥涂之,謂之"攢涂"。語本《禮記·喪服大記》"君殯用輴,攢至于上,畢涂屋。"陳澔集說"攢,猶叢也;叢木于輴之四面,至于棺上。畢,盡也;以泥盡涂之。"
1.見"攢抏"。
1.謂毛刺簇聚猶如刺猬。
1.草木叢生貌。
1.荒草叢生。
1.古代漆繪雕刻工藝名。用朱黃黑三色髹漆﹐雕刻人物景致﹐鉆其空隙處﹐使層見疊出。攢﹐通"鉆"。
1.歸總謄錄。
1.聚集心頭。
1.即攢盒。
1.繁星。常用以喻指體小密集而色彩絢麗的花果等。
1.見"攢形"。
1.亦作"攢刑"。
2.隱身。
1.密集緊靠。
1.暫時淺埋﹐以待遷葬。
1.見"攢抏"。
1.簇聚映照。
1.叢聚;簇擁。
1.奸猾。
1.亦作"儧運"。
2.趕運;催運。攢,通"趲"。
1.聚集;龐雜。
1.叢聚貌﹐叢集貌。
1.趕造。攢,通"趲"。
1.聚集貌。
1.亦作"攅帳"。
2.結帳﹐清算帳目。
1.叢生。
1.密集的柱樁。
1.催迫。
1.趕路。
1.疾馳。
1.亦作"趲工"。
2.趕工﹑趕活。
1.猶趕快。
1.亦作"趲路"。
2.趕路。
1.亦作"趲那"。
2.籌措。
1.提前。
1.亦作"趲行"。
2.趕路;快行。
1.方言。猶趔趄。
1.指極短時間。
1.暫時,暫且。"而"表語氣。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