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請人擔任工作或擔任職務。
2.
動詞
〈書〉聘問,古時指各國之間派使者訪問。
3.
動詞
訂婚,定親。
4.
動詞
〈口〉女子出嫁。
1.
探詢;尋求。
1.出自《詩·小雅·采薇》我戍未定,靡使歸聘。
2.出自《周禮·春官·占夢》季冬聘王夢,獻吉夢于王,王拜而受之。
3.出自《太玄·摛》故玄聘取天下之合而連之者也。
4.出自《東都遇春》詩既去焉能追,有來猶莫聘。
2.
聘問。專指天子與諸侯或諸侯與諸侯間的遣使通問。
1.出自《禮記·曲禮下》諸侯使大夫問於諸侯曰聘。
2.出自《禮記·王制》諸侯之於天子也,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
3.出自《國語·周語中》定王使單襄公聘於宋。遂假道於陳,以聘於楚。
4.出自《吳越春秋·闔閭內傳》〔闔閭〕既得寶劍,適會魯使季孫聘於吳,闔閭使掌劍大夫以莫耶獻之。
3.
聘請。
1.出自《禮記·月令》〔季春之月〕勉諸侯,聘名士,禮賢者。
2.出自《孟子·萬章上》伊尹耕於有莘之野而樂堯舜之道焉……湯使人以幣聘之。
3.出自《后漢書·徐稚傳》靈帝初,欲蒲輪聘稚,會卒,時年七十二。
4.出自《歸田瑣記·鼓樓刻漏》〔陳石堂〕精律呂璣衡之學,以宋遺民,不受元聘。
5.出自《致張敬堯的公開信》特立以中西友人講席之聘,即赴巴黎。
6.出自《家》下學期我們國文教員要改聘吳又陵。
4.
聘娶正妻。
1.出自《禮記·內則》聘則為妻,奔則為妾。
2.出自《左傳·文公七年》穆伯娶于莒,曰戴己,生文伯;其娣聲己,生惠叔。戴己卒,又聘于莒,莒人以聲己辭,則為襄仲聘焉。
3.出自《后漢書·逸民傳·梁鴻》女曰:“欲得賢如梁伯鸞者。”鴻聞而聘之。
4.出自《白頭吟》相如作賦得黃金,丈夫好新多異心;一朝將聘茂陵女,文君因贈《白頭吟》。
5.出自《浮生六記·閨房記樂》余幼聘金沙于氏,八齡而夭;娶陳氏。
5.
聘禮或聘物的省稱。
1.出自《古今小說·裴晉公義還原配》紫衫人問道:“足下所定之室,何姓何名?當初有何為聘?”唐璧道:“姓黃,名小娥,聘物碧玉玲瓏,見在彼處。”
2.出自《奈何天·逼嫁》少刻送聘過來,明日做親就是。
3.出自《福元佬和他戴白帽子的牛》這一房新媳婦是兒子親自去相來的,也央過媒,下過聘,準備熱熱鬧鬧排場一番。
6.
女子訂婚或出嫁。
1.出自《北里志·王團兒》總角為人所誤,聘一過客。
2.出自《北夢瑣言》李太師光顏以大勛康國,品位穹崇,愛女未聘。
3.出自《宋史·刑法志三》初,登州奏有婦阿云,母服中聘於韋,惡韋丑陋,謀殺不死。
4.出自《龍須溝》把她養大成人,聘出去,她會不來看我一眼!
7.
泛指國與國或方鎮與方鎮間的遣使訪問。
1.出自《文選·王粲〈贈文叔良〉詩》君子于征,爰聘西鄰。
2.出自《顏氏家訓·勉學》承圣中,遣一士大夫聘齊。
3.出自《北史·魏收傳》收兼通直散騎常侍,副王昕聘梁。
4.出自《云谷雜記》韓魏公名德,為遐邇所重。韓魏公之子忠彥聘遼國。
1.象聲詞。低語聲。
2.象聲詞。讀書聲。
3.象聲詞。鳥啼聲。
1.見"喃喃篤篤"。
1.形容絮叨不絕。
1.迕逆,抵觸。
1.亦作"楠瘤"。
2.楠木的癭瘤。俗稱楠木疙瘩。
1.見"楠榴"。
1.楠樹。
2.指楠樹的木材。
在浙江省永嘉縣北部。為甌江的最大支流,長145千米。兩岸高山奇秀,多峽谷急流,斷崖飛瀑。有三十六灣、七十二灘、大若巖、陶公洞、百丈瀑、十二峰、獅子巖等勝景及望兄亭、送弟閣、狀元府等古建筑。景色佳麗,為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
1.即毛竹。
1.顛仆﹐傾覆。
1.列入配享祖廟之位。
1.猶難祔。
1.升登。
1.謂因羞慚而流汗。
1.羞慚。
1.因慚愧而臉紅。
1.慚愧臉紅貌。
1.謂羞怒。
1.亦作"e然"。
2.慚愧臉紅貌。
1.猶赧顏。
1.慚愧的神色。
1.指周赧王和漢獻帝。因皆即位衰世,受制于人,卒致亡國,故并稱。
1.羞慚臉紅;慚愧。
1.羞愧。
1.一種烹調肉食的方法。
1.蝗的幼蟲。
1.蝗的幼蟲和蝗。泛指蝗蟲。
1.蝗的幼蟲。
1.鼻塞而發音含糊。
1.連續不斷的低語聲;嘮嘮叨叨。
1.漢王吉父子,皆好車馬衣服,其自奉養極為鮮明,及遷徙去處,無蓄積馀財,所載不過囊衣而已。事見《漢書.王吉傳》◇用為居官不蓄財但善于自奉之典。
1.袋中的錢。
1.猶囊中。袋子里面。
1.謂老年之馀智。古謂多謀為智囊,故稱。
1.《文選.宋玉》"夫風生于地,起于青蘋之末,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囊之口。"李善注"土囊,大穴也。"后以"囊風"稱怒風。
1.封事。
1.口袋。借指財物。
1.行李。
1.設局聚賭抽頭取利者。
1.圈檻。
1.謂袋中無錢。
1.口袋空無分文,象洗過一樣。形容異常貧困。
全包羅在里面囊括全部冠軍|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1.統一全國;包羅天下。
1.《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平原君曰'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毛遂曰'臣乃今日請處囊中耳。使遂早得處囊中,乃穎脫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后以"囊里盛錐"謂讓有才能的人得到機會表現自己。
1.口袋;錢袋。
1.見"囊漏貯中"。
1.亦作"囊漏儲中"。
2.謂糧食從小器漏入大器,其實并未漏掉。常以喻實際利益并未外流。貯,盛米器,大于囊。
1.濾袋。
1.口袋盛裝的米。
2.以袋裝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