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延誤;遲延。
2.
動詞
〈書〉沉溺,入迷。
3.
名詞
(Dān)姓。
1.
耳大下垂。
1.出自《淮南子·地形》夸父耽耳,在其北方。
2.
玩樂;沉湎。參見“耽樂”。
1.出自《詩·衛風·氓》于嗟女兮,無與士耽。
2.出自《七發》意者久耽安樂,日夜無極。
3.出自《涑水記聞》我耽逸樂,乘危走險,自取顛困,馬何罪焉?
4.出自《古今小說·木綿庵鄭虎臣報冤》因此君臣耽山水之樂,忘社稷之憂。
5.出自《一九三〇年春上海(之二)》她只耽于一些幻想的美夢里。
3.
愛好;專心于。
1.出自《說苑·復恩》耽我以道,說我以仁。
2.出自《后漢書·李固傳》豈與此外戚凡輩耽榮好位者同日而論哉!
3.出自《勸農》詩孔耽道德,樊須是鄙。
4.出自《釋言》詩略耽掌故非劻濟,敢侈心期在簡編。
4.
停留;遲延。參見“耽擱”、“耽誤”。
1.出自《栗子》你走你的路吧,不要在這里,這不是你耽的地方!
2.出自《精神分析》這個地方耽得我自己也快發瘋了。
5.
擔負;承當。
1.出自《金線池》俺只得忍恥耽羞求放免。
2.出自《金瓶梅詞話》你們替我耽罪,我今為你們遞一鐘酒。
3.出自《紅樓夢》如今有了事,上下都耽不是,誰救得你。
4.出自《好人田木瓜》他還是小心謹慎地每天夜里去照料一下倉庫,這幾天,他正耽著干系哩!
6.
用同“眈”。參見“耽耽”。眈眈。威嚴注視貌。亦形容貪婪地注視。
1.出自《易·頤》虎視耽耽,其欲逐逐。
2.出自《見長蘆天禪師》詩瑟瑟寒松露骨,耽耽病虎垂頭。
1.帝王的詔書﹑制令。
1.圣明。借指皇帝。
1.圣旨;皇帝的委命。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謀劃。
1.皇帝的思慮。
1.指皇宮。
1.謂帝王的游賞。
2.帝王的賞識﹑贊賞。
1.皇帝的命令﹑旨意。
1.指帝位。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親筆題字。
1.謂帝王的聽聞。
1.帝王車上懸掛的珠飾網簾。
1.帝王的威嚴。
1.帝王的儀仗﹑侍衛。
1.帝王所作之詩文。
1.指紫微垣。
2.借喻君王。
1.帝王的心意。
1.帝王所居宮室。
1.帝王的威嚴。亦喻指君王。
1.帝王舉行的宴會。
1.喻指帝王的恩澤。
1.帝王內宮。
1.帝王的儀仗。
2.帝王的儀容。
1.借指帝廷﹑君位。扆,帝王座后的屏風。
1.皇帝的旨意或話語。
1.亦作"宸游"。
2.帝王之巡游。
1.帝王所乘車。借指皇帝。
1.屋檐。比喻庇蔭。
2.指帝居。
1.指帝京。清吳長元有《宸垣識略》一書,所記皆當時京師之事。
1.指帝王的詩文。
1.對皇帝的敬稱。
1.帝王的眷注﹑恩寵。瞔,同"眷"。
1.皇帝的賞賜。
1.帝王的手札。
1.皇帝所作的詩文。
1.帝后之正位。
1.帝王的旨意。
1.帝王的心意。
2.偶沿用于稱國家最高領導。
1.帝京,京城。
1.謂帝王的注視﹑觀賞。
1.帝王的關注。
1.即知母。根狀莖可入藥。
1.草名。即五味子。
1.早安。清晨的問候語。
1.清晨散步。
1.早晩參拜。
1.見"晨妝"。
1.指雞清晨啼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