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書〉皇帝的妾;皇宮中的女官。
1.
亦作“娦”。
2.
嫁。
1.出自《書·堯典》厘降二女於媯涒,嬪於虞。
2.出自《詩·大雅·大明》摯仲氏任,自彼殷商,來嫁於周,曰嬪於京。
3.出自《乞巧文》今茲秋孟七夕,天女之孫將嬪於河鼓。
4.出自《左仆射門下侍郎王圭曾祖母尹氏追封燕國太夫人制》具官某曾祖母某氏,幽閑靜專,躬蹈純德。嬪於盛族,壸彝是稱。
5.出自《聊齋志異·青梅》王乃傳語張氏,仍以原金署券,以青梅嬪於生。
3.
宮廷女官名,天子諸侯姬妾。
1.出自《周禮·天官·九嬪》九嬪掌婦學之法,以教九御。
2.出自《晉紀總論》將相侯王,連頭受戮,乞為奴仆而猶不獲;后嬪妃主,虜辱於戎卒,豈不哀哉!
3.出自《資治通鑒·陳宣帝太建十二年》周楊后性柔婉,不妒忌,四皇后及嬪、御等,咸愛而仰之。
4.
婦人美稱。
1.出自《周禮·天官·大宰》七曰嬪婦。
5.
用為已死妻子的美稱。
1.出自《禮記·曲禮下》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嬪。
6.
通“繽”。參見“嬪然”。眾多貌。
1.出自《漢書·王莽傳上》收復絕屬,存亡續廢,得比肩首,復為人者,嬪然成行。
2.出自《新唐書·王珪等傳贊》始皆奮亡命布衣,嬪然列置上袞。
7.
通“賓”,參見“嬪貢”。供王接待賓客用的貢物,指皮帛絲麻之屬。
1.出自《周禮·天官·大宰》以九貢致邦國之用,一曰祀貢,二曰嬪貢。
1.軍事或戰爭。
2.軍營。
3.軍隊的陣法或軍伍的行列。
1.指鎮守邊地的駐軍。
1.謂兩軍爭奪制勝條件。
1.軍中執法官。
1.軍事時期由軍人建立和領導的政府。
1.軍隊中的職務。
1.軍隊的旗幟。
1.古時的一種軍職名。
1.謂軍隊中商議軍機大事,鄭重嚴肅,說話必負責任。
軍隊的基本類別。一般分為陸軍、海軍、空軍三個軍種。每一軍種由幾個兵種組成。
1.士卒。
1.古行政區劃的名稱。
1.一軍的主將。
現役軍人的家屬。
1.見"軍令狀"。
1.軍中的參謀。
1.指軍用物資。
1.軍用物資的貯藏處。
1.古軍職名。相當于后世軍隊中的參議﹑參謀。
1.兵卒。
1.指充軍。
1.輔佐治理軍務的官吏。
1.對軍長的尊稱。
1.軍中良馬。
1.王侯的封地。
1.君主的身邊。
2.借指君主身邊的佞臣。
1.國君與卿大夫。
2.天子或諸侯。
3.古代少數民族部落之酋長。
1.中醫配方,針對病因或主癥的主要藥物為君,輔助主藥發揮作用的藥物為臣,治療兼癥或消除主藥副作用的藥物為佐,引藥直達病所或起調和諸藥作用的藥物為使。
2.指上下各職守。
1.人名。周公旦之子。《書.君陳序》"周公既沒,命君陳分正東郊成周,作《君陳》。"孔穎達疏"周公遷殷頑民于成周。頑民既遷,周公親自監之。周公既沒,成王命其臣名君陳代周公監之,分別居處,正此東郊成周之邑。"《禮記.坊記》"君陳曰"漢鄭玄注"君陳,蓋周公之子,伯禽弟也。"后因以喻皇家之重臣。
1.人名。傳說上古圣君堯的老師。
1.有封地的大夫。
2.國君和大夫。
1.為君之道。
1.人主的德行或恩德。
1.君王的功績。
1.諸侯之妻。
1.對父為國君者的稱呼。
2.特稱天子。
1.懷念。
1.愛慕依戀的心情。
1.眷愛欣喜。
1.寵愛。
1.恩寵體貼。
1.回視貌。焉,詞尾。
1.亦作"瞔言"。
2.回顧貌。言,詞尾。
1.亦作"瞔倚"。
2.寵愛并倚重。
1.殊遇;特殊的恩寵和眷顧。
1.夫妻。
1.亦作"眷佑"。亦作"眷佑"。
2.眷顧佑助。
1.眷愛稱許。
1.亦作"瞔遇"。
2.殊遇;優待。
1.猶宅眷。女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