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傳說中的一種野獸,似熊。
2.
見”貔貅“。古代傳說中的一種野獸。比喻勇猛的軍隊。
1.
亦作“豼”、“??”、“??”。
2.
猛獸名。似虎。
1.出自《書·牧誓》如虎如貔,如熊如羆。
2.出自《上林賦》生貔豹,搏豺狼。
3.出自《雪獅歌》爪牙忽作之而形,拉虎吞貔宛然在。
4.出自《北史?隋紀下?煬帝》莫非如豺如貔之勇。
3.
比喻勇猛的軍士。
1.出自《永貞行》北軍百萬虎與貔,天子自將非他師。
2.出自《賀圣駕還京表》邊人識龍鳳之姿,胡馬避虎貔之眾。
1.猶哀怨。
1.猶惆悵。
1.悲傷,悲痛。
1.嘆惜悲痛。
1.悵嘆驚愕。
1.怨恨憤慨。
1.嘆息駭異。
1.怨恨。
2.懊悔。
1.謂悵恨之情郁結于心。
1.惋惜感慨。
1.嘆惜而憤慨。
1.悵恨怨怒。
1.含冤悲切。
1.悵恨哀傷。
1.怨恨失意。
1.見"惋嘆"。
1.憂郁貌。
1.可惜;引以為憾。
1.嗚咽嘆惜。
1.悵恨不安。
1.傍晚時的云氣。
1.晚上向人問好。亦是晚上跟人道別時的客套話。
1.晚上。
1.失偶后晩年再找的配偶。
1.下午出版的報紙。
1.后輩。
1.指黃昏的景色。晡,黃昏時候。
1.謂傍晚時散步。
1.晩飯。
1.夏蠶。
1.謂遲采摘的茶葉。一般指粗茶。
1.謂君王未按時上朝聽政。
1.猶晏駕。指帝王死。
2.傍晚或晩間外出。
3.遲出現。
1.晩風。
1.春季的最后一個月?,F指農歷三月。
1.晩炊,做晩飯。
1.謂植物經冬而蒼翠不變。
2.日暮時蒼翠的景色。
1.晩年得官;遲顯達。
1.謂車﹑船﹑飛機等開出﹑運行﹑到達遲于規定的時間。
2.晚間的點心。
1.后凋。
1.傍晚時分的渡口。
1.白發。
1.傍晚時分的行船。
1.晩上吃飯。
2.晚上吃的飯。
1.后父;繼父。
1.謂以后善掩前惡。
2.多泛指改過自新。
3.指凋殘的蓮葉。
1.茶的異名。
1.晩熟的谷物。
1.夕陽的光輝。
1.秋天成熟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