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哺乳動物,身體細長,四肢短,耳朵三角形,聽覺敏銳,種類較多,有石貂、紫貂等。
2.
名詞
(Diāo)姓。
1.
亦作“鼦”。
2.
哺乳動物。形似鼬,身體細長,四肢短,尾粗,毛長,呈黃色或紫黑色。其毛皮極珍貴,可制衣裘,御寒性能極好。
1.出自《戰國策·趙策一》李兌送蘇秦明月之珠,和氏之璧,黑貂之裘,黃金百鎰。
2.出自《天工開物·裘》一貂之皮,方不盈尺,積六十余貂,僅成一裘。
3.出自《清稗類鈔·動物·貂》貂,亦稱貂鼠,大如獺,尾粗,毛長寸許,色黃或紫黑。
3.
指貂皮。
1.出自《四愁詩》美人贈我貂襜褕,何以報之明月珠。
2.出自《酒泉子》詞香貂舊制戎衣窄,胡霜千里白。
3.出自《隨園詩話》春風解下貂回脖,露出蝤蠐雪不如。
4.
指貂皮制成的衣裘。
1.出自《泛舟》詩雪里閉門殊不惡,故貂雖弊勝無衣。
5.
指貂尾,古代多用作帝王貴近之臣的冠飾。
1.出自《漢官儀》中常侍,秦官也。漢興,或用士人,銀珰左貂。光武以后,專任宦者,右貂金珰。
2.出自《詠史》金張籍舊業,七葉珥漢貂。
3.出自《新唐書·百官志二》〔散騎常侍〕皆金蟬、珥貂,左散騎與侍。中為左貂,右散騎與中書令為右貂。
4.出自《諸將》詩殊錫曾為大司馬,總戎皆插侍中貂。
6.
借指侍中、常侍等官。
1.出自《北夢瑣言》唐馮藻,常侍肅之子,涓之叔父,世有科名。小貂文采不高,酷愛名第,已十五舉。
2.出自《南齊書·何戢傳》上欲轉戢領選,問尚書令褚淵,以戢資重,欲加常侍。淵曰:“……圣旨每以蟬冕不宜過多,臣與王儉既已左珥,若復加戢,則八座便有三貂。”
7.
姓。
1.出自《戰國策·齊策六》有貂勃。
1.帝王的詔書﹑制令。
1.圣明。借指皇帝。
1.圣旨;皇帝的委命。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謀劃。
1.皇帝的思慮。
1.指皇宮。
1.謂帝王的游賞。
2.帝王的賞識﹑贊賞。
1.皇帝的命令﹑旨意。
1.指帝位。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親筆題字。
1.謂帝王的聽聞。
1.帝王車上懸掛的珠飾網簾。
1.帝王的威嚴。
1.帝王的儀仗﹑侍衛。
1.帝王所作之詩文。
1.指紫微垣。
2.借喻君王。
1.帝王的心意。
1.帝王所居宮室。
1.帝王的威嚴。亦喻指君王。
1.帝王舉行的宴會。
1.喻指帝王的恩澤。
1.帝王內宮。
1.帝王的儀仗。
2.帝王的儀容。
1.借指帝廷﹑君位。扆,帝王座后的屏風。
1.皇帝的旨意或話語。
1.亦作"宸游"。
2.帝王之巡游。
1.帝王所乘車。借指皇帝。
1.屋檐。比喻庇蔭。
2.指帝居。
1.指帝京。清吳長元有《宸垣識略》一書,所記皆當時京師之事。
1.指帝王的詩文。
1.對皇帝的敬稱。
1.帝王的眷注﹑恩寵。瞔,同"眷"。
1.皇帝的賞賜。
1.帝王的手札。
1.皇帝所作的詩文。
1.帝后之正位。
1.帝王的旨意。
1.帝王的心意。
2.偶沿用于稱國家最高領導。
1.帝京,京城。
1.謂帝王的注視﹑觀賞。
1.帝王的關注。
1.即知母。根狀莖可入藥。
1.草名。即五味子。
1.早安。清晨的問候語。
1.清晨散步。
1.早晩參拜。
1.見"晨妝"。
1.指雞清晨啼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