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哺乳動物,外形像狼而小,體色通常棕紅,腹部和喉部白色,尾末端黑色,有時略有紅色混雜其中。性兇猛,喜群居,常捕食中小型獸類。一般分布在中國及俄羅斯西伯利亞、中南半島、印度、印度尼西亞等地。也叫豺狗。
1.
亦作“犲”。
2.
獸名。犬科,形似狼而小,性兇猛,常成群圍攻牛、羊等家畜。俗名豺狗。
1.出自《逸周書·時訓》霜降之日,豺乃祭獸。
2.出自《四子講德論》牧獸者不育豺。
3.出自《本草綱目·獸二·豺》豺,處處山中有之,狼屬也。俗名豺狗,其形似狗而頗白,前矮后高而長尾,其體細瘦而健猛,其毛黃褐色而鬇??,其牙似錐而噬物,群行虎亦畏之,又喜食羊。
4.出自《清稗類鈔·動物·豺》豺,亦作犲,與狼同類異種,狀如犬而身瘦,毛黃褐色,口吻深裂,尾長下垂,其身有臭氣,哭聲能聞於遠,性之殘暴與狼同。
1.一種青色善跳的蛇。
1.青竹生南方﹐丹楓長北地。因以"青竹丹楓"借指南北。
1.即南天燭。植物名。道家炮制青精飯的原料之一。
1.即拂塵。因用麈尾毛制成﹐毛色青黑﹐故稱。
1.青色的纻麻。也指用青色纻麻織成的粗布。舊時酒店常用以制酒旗。
1.把青飼料埋起來發酵。青貯的飼料與空氣隔絕﹐產生有機酸﹐經久不壞﹐并可減少養分的損失。
1.謂出青詞以授祠官使祭告。
1.見"青翰"。
1.指青年人和壯年人。
2.青蔥茁壯。
1.青色的旗幡或車蓋。古時官員出行時的儀仗之一。
2.喻枝葉濃密﹐樹冠如蓋的樹木。
1.見"青鷦"。
1.謂生長得青蔥茁壯。
1.本為古時公卿綬帶之色﹐因借指高官顯爵。
2.借指顯貴之服。
1.宋代傳遞緊急公文的令牌。
1.濃黑。
1.青天。
1.即青詞。
1.青色的絲繩﹑絲帶﹑古代官員常用以系冠﹑服﹑印。
2.借指官爵。
1.盛酒的酒杯。酒別名綠蟻﹐故稱。
1.青竹的果實。
1.蟋蟀的別稱。
1.即青骹。
利用氫的同位素氘、氚等輕原子核聚變反應釋放的巨大能量起殺傷破壞作用的核武器。由熱核裝料、引爆用的原子彈和外殼組成。當原子彈爆炸時把熱核裝料加熱至幾千萬度,發生聚變反應,形成氫彈爆炸。威力比原子彈大幾十倍至上千倍。
氟化氫氣體的水溶液。無色,發煙,易流動。有刺激性氣味和強烈的腐蝕性。劇毒。能腐蝕玻璃和硅酸鹽??扇芙獬?、鉑以外的大部分金屬。用水吸收氟化氫氣體而得。常用于蝕刻玻璃和陶瓷,是半導體材料(硅)、金屬(鍺)的清洗劑和拋光劑,還是制取含氟樹脂的原料之一。
1."氫"的通稱。
化學式ba(oh)2。白色粉末。有毒。易溶于水,呈強堿性。在空氣中極易吸收二氧化碳形成碳酸鋇。用可溶性鋇鹽溶液與氫氧化鈉反應制取??捎靡灾其^鹽、玻璃和陶瓷,也可用于精煉動植物油。
又稱苛性鉀”?;瘜W式koh。白色固體。強堿。有吸濕性。腐蝕性強。易溶于水。在空氣中易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分,致使變質。通常用電解氯化鉀溶液,或將碳酸鉀和石灰乳反應而得。用于制取鉀鹽和鉀肥皂,還可作干燥劑等。
化學式mg(oh)2。白色粉末。中強堿。不溶于水。能跟酸反應。在海水中加入石灰乳而得。主要用于生產金屬鎂,醫療上可作解酸藥和緩瀉藥。
化學式fe(oh)3§棕色晶體或絮凝沉淀。不溶于水、乙醇、乙醚。加熱至500°c以上脫水成三氧化二鐵。由硝酸鐵溶液(或氯化鐵溶液)加氨水反應后經沉淀而得。用于制藥物、顏料,也可作催化劑、凈水劑等。
通常指金屬元素與氫氧根結合而生成的化合物。一般金屬元素的氫氧化物顯堿性,如氫氧化鈉(naoh);非金屬元素的氫氧化物顯酸性,例如硼酸[h3bo3,不寫作゜(oh)3];此外,有一些元素的氫氧化物顯兩性,如氫氧化鋅[既可寫成zn(oh)2,又可寫成h2zno2]等。
1.輕淡的云霧。
1.微塵。
1.輕講康,健康。
2.謂流暢而平和。
1.微暗。
1.輕慢倨傲。
1.指雪。
1.猶細軟。輕便而易于攜帶的貴重物品。
1.從輕按治。
1.微賤。
2.小看,輕視。
1.猶輕捷。
1.淺綠。
1.輕躁褊急。
1.簡便;容易。
2.指簡易。
3.輕健;輕捷。
4.輕盈自在。
5.重量較小,使用方便。
1.輕快的小船。
1.見"輕飆"。
1.輕脆。
1.指奔馬。
1.薄的鬢發。
1.薄冰。
1.輕裝的部隊。
2.行動迅疾的士兵。
3.指人數少﹑力量弱的部隊。"重兵"之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