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覆蓋在肩背上。
2.
動詞
打開;散開。
3.
動詞
裂開。
4.
動詞
比喻蒙上。
5.
動詞
分開;散開。
1.
“被”的今字。“翍”的今字。
2.
指披屋。
1.出自《霜葉紅似二月花》這么外邊三間,帶這小廂房,里邊兩個披。
3.
分割。
1.出自《左傳·昭公五年》殺適立庶,又披其邑。
2.出自《新唐書·曹華傳》時朝廷披鄆為三鎮。
4.
劈開;裂開。
1.出自《史記·五帝本紀》唯禹之功為大,披九山,通九澤,決九河,定九州。
2.出自《列女傳·聶政姊》﹝聶政﹞恐禍及姊,因自披其面,抉其目,自屠刎而死。
3.出自《籠鷹詞》云披霧裂虹霓斷,霹靂掣電捎平岡。
5.
撥動;打開。
1.出自《漢武故事》上令開其手,數百人擘,莫能開,上自披,手即申。
2.出自《雜詩》披軒臨前庭,嗷嗷晨雁翔。
3.出自《侍宴安樂公主山莊應制》詩骎骎羽騎歷城池,帝女樓臺向晚披。
4.出自《侍宴安樂公主山莊應制》詩聊一趨后洞之內,披其外扃,還入下洞之底。
5.出自《徐霞客游記·滇游日記二》聊一趨后洞之內,披其外扃,還入下洞之底。
6.出自《家》他走進了梅林,踏著散落在地上的花瓣,用手披開垂下的樹枝,在梅林里面慢步閑走。
6.
折斷;割斷。
1.出自《戰國策·秦策三》木實繁者披其枝,披其枝者傷其心。
2.出自《后漢紀·獻帝紀一》﹝董卓﹞誘北降者三百余人,於坐中先披其舌,或斬其手,或鑿其眼。
3.出自《齊民要術·插梨》梨枝葉茂,遇大風則披。
4.出自《宋景文公筆記·雜說》不大其干,而眾其枝,干乃速披。
7.
翻開;翻閱。
1.出自《東都賦》握乾符,闡坤珍,披皇圖,稽帝文。
2.出自《南史·蕭思話傳》宣帝嘗披奏事,指引署名曰:‘此字筆趣翩翩,似鳥之欲飛。
3.出自《上襄陽于相公書》手披目視,口詠其言,心惟其義。
4.出自《詩法一首示黃生》欲己有作,必先有蓄,名篇佳制,手披口吟,非沉浸於中,必不能炳著於外。
8.
開辟。
1.出自《西都賦》披三條之廣路,立十二之通門。
2.出自《先公墓志銘》郡有湖號廣德,古鐘水以溉旱,唐季壞漏不補,披為田。
9.
散去。
1.出自《后漢書·種劭傳》劭怒,稱詔大呼叱之,軍士皆披,遂前質責卓。
2.出自《元和圣德詩》軍其城下,告以福禍,腹敗枝披,不敢保聚。
3.出自《明史·太祖紀一》羽翼既披,平江勢孤,立破矣。
10.
披露;陳述。
1.出自《酬從弟惠連》詩末路值令弟,開顏披心胸。
2.出自《祭晁少卿文》會合乖闊,則有書問,開紙披辭,猶若際遇。
3.出自《明史·祁彪佳傳》彪佳披肝膈,勉以忠義,共獎王室。
4.出自《秋日寄淮陰吳嵩山》詩論交披素心,如水得真味。
5.出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一紙私函將意去,五中深慮向君披。
11.
分析;辨析。參見“披究”。
1.出自《魏書·禮志一》臣等承旨披究往說,各有其理。
12.
覆蓋或搭衣于肩。
1.出自《九懷·昭世》襲英衣兮緹褶,披華裳兮芳芬。
2.出自《詩》雍容美少年,博覽諸經史……冬披破布衫,蓋是書誤己。
3.出自《創業史》快去吧!我披棉襖,你不披棉襖,當心涼著!
13.
撇動嘴唇。表示輕視或不相信。
1.出自《官場現形記》老頭子把嘴一披道:“你闊!你太爺要賞他們!”
2.出自《陀螺》五小姐的嘴唇披了一下,表示極不以為然。
3.出自《同鄉們·夏夜夢》她媽媽披著下唇談到那位姓馬的:“那個馬先生準有點瘋病。”
14.
同“批”。手擊。
1.出自《卓文君》紅簫[披秦二頰]:“你真膽大!別人看見怎好?”
15.
傍;靠近。參見“披山”。
1.出自《三朝北盟會編》統制范瓊於陳州門外,披城屯兵數千。
1.任性放縱,不拘禮法。
1.信賴器重。
1.任性,放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有《任誕》篇。
1.指可肩負重任的仁人志士。
1.有決斷,果斷。
1.獸名。獬豸的別稱。
1.放縱任性。
1.負載,承載.語出《詩.大雅.生民》"恒之穈芑,是任是負,以歸肇祀。"
1.指任公子。
2.指太公任,傳說為春秋時人。見《莊子.山木》。
1.負責管教訓誨。
2.指教書﹑擔任教學任務。
1.委任舉薦,引薦保舉。
1.禁受,承受。
1.寧可,情愿。
1.謂不辭勞苦,雖勞苦而無怨。
承受勞苦,承受埋怨,沒有不滿之意做到任勞任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1.唐代任公叔黎逢的合稱。兩人交誼深厚。語出唐白居易《秦中吟.傷友》"死生不變者,唯聞任與黎。"自注"任公叔﹑黎逢。"
1.使用民力。
2.運用勞力;依憑力量。
3.盡力,費盡心力。
1.任用賢才。
1.聽憑,任憑。
1.任職期滿。
1.承命,接受命令。
2.指下命令任用。
3.謂聽任命運的支配。
1.指任職期內。
1.比喻隨便遇到什么險惡的情況,都信心十足,毫不動搖。
1.見"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1.聽任人或事物的自然發展。
1.器具。
1.任意;恣意。
2.指盡情。
1.委用人。指委人以官職。
2.保舉他人。
3.信任別人。
4.隨人,聽憑人。
5.周官名。 6.古地名。
1.語出《書.咸有一德》"任官惟賢材。"指任用人只挑選德才兼備的人。與"任人唯親"相對。
1.任性而不受拘束。
1.方言。無論什么。
1.謂居職理事。
2.指任職的時期。
3.任所。任職的所在地。
1.妊身,懷孕。
1.妊娠,懷孕。
1.漢任延的別號。
1.謂隨順本性。
1.謂利用各種有利的態勢或事物發展變化的趨勢。
2.謂任意使用手中的權勢。
1.即便是,即使是。
2.無論,不管。
1.承受,忍受。
1.使用權謀;運用策略。
2.謂居官任職之道。
1.用權謀,使心計。
2.順從命運;順應天數。
1.周文王母太任與周武王母太姒的合稱。古代認為二人是賢惠后妃的典范。
1.進行謀算,施用計謀。
1.聽憑,任憑。
2.無論,不管。
1.東漢隱者名。因其曾誘導太守龐參清明理政而聞名。
1.謂任從天命。
1.聽憑,聽隨。
2.聽信。
1.依據土地的具體情況,制定貢賦的品種和數量。
1.信任重用。委,委用。
2.任隨,任憑。
1.擔負的責任。
2.指交派的工作。